英语母语者汉语结果补语结构习得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目录 | 第4-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6-8页 |
·选题缘由 | 第6-7页 |
·论文结构 | 第7-8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8-17页 |
·英语的结果补语结构与汉语动结式的比较 | 第8-11页 |
·句法结构的差别 | 第8-9页 |
·语义结构的差别 | 第9-11页 |
·关于结果补语结构的习得研究 | 第11-17页 |
·对动结式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习得的不对称性 | 第11-13页 |
·名词短语的生命度影响习得 | 第13-14页 |
·英语母语者能够习得“得”字句 | 第14-17页 |
第3章 本文的研究 | 第17-22页 |
·研究问题 | 第17页 |
·被试信息 | 第17-18页 |
·测试工具 | 第18-19页 |
·测试句 | 第19-22页 |
第4章 测试结果分析 | 第22-33页 |
·汉语控制组的总体情况 | 第22-24页 |
·汉语控制组对 B1、B2 句型判断的具体情况 | 第24-26页 |
·对测试组的平均值和“判断一致”被试的分析 | 第26-27页 |
·测试组与控制组的比较 | 第27-29页 |
·句型的对比分析 | 第29-32页 |
·语义结构不同的句式的比较 | 第29-30页 |
·宾语生命度不同的句式的比较 | 第30页 |
·动结式句子及其对应的“得”字句的比较 | 第30-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5章 测试结果讨论 | 第33-38页 |
·动结式的语义结构与标记理论 | 第33-34页 |
·生命度及生命度层级理论 | 第34-36页 |
·功能语类“得”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6章 余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 1 可接受性判断测试中使用的测试句 | 第41-43页 |
附录 2 调查问卷(英文版) | 第43-48页 |
附录 3 描述统计数据 | 第48-50页 |
附录 4 配对比较分析数据 | 第50-52页 |
附录 5 独立样本 t 检验数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