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1 前言 | 第12-21页 |
·课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抗微生物物质的产生作为一个益生功能 | 第12-13页 |
·细菌素分类 | 第13-16页 |
·Nisin以及Nisin合成的调控 | 第16页 |
·Nisin控制的基因表达系统 | 第16-19页 |
·NICE系统用于基因表达的优点 | 第19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19-21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9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21-23页 |
·质粒、菌株和引物 | 第21页 |
·试剂、工具酶和试剂盒 | 第21-22页 |
·主要溶剂和培养基的配制 | 第22-23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9页 |
·乳酸球菌的分离、筛选及保藏 | 第23-24页 |
·Nisin产生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 第24-25页 |
·乳球菌总DNA的提取 | 第25-26页 |
·nisA启动子序列的克隆 | 第26页 |
·克隆序列的鉴定 | 第26页 |
·pDU273质粒的构建 | 第26-27页 |
·大肠杆菌和乳球菌的转化 | 第27-28页 |
·GUS活性的检测 | 第28-29页 |
3 结果 | 第29-39页 |
·乳酸球菌的分离、筛选及保藏 | 第29页 |
·Nisin抗性菌株的筛选 | 第29-30页 |
·Nisin产生菌株的筛选 | 第30-31页 |
·菌株的鉴定 | 第31-33页 |
·16S rRNA基因的扩增,克隆以及鉴定 | 第31-32页 |
·16S 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析 | 第32-33页 |
·nisA启动子序列的克隆 | 第33-34页 |
·梯度PCR | 第33页 |
·克隆片段的测序 | 第33-34页 |
·pDU273质粒的构建 | 第34-37页 |
·克隆片段与质粒pNZ273的连接 | 第34-36页 |
·质粒pDU273的测序 | 第36-37页 |
·重组质粒pDU273电转化L.lactis NZ9000 | 第37-38页 |
·GUS活性的检测 | 第38-39页 |
4 讨论 | 第39-43页 |
·乳酸球菌的分离、筛选及保藏 | 第39页 |
·Nisin抗性菌株的筛选 | 第39-40页 |
·Nisin产生菌株的筛选 | 第40页 |
·菌株的鉴定 | 第40页 |
·nisA启动子序列的克隆 | 第40-41页 |
·梯度PCR | 第40-41页 |
·克隆片段的测序 | 第41页 |
·pDU273质粒的构建 | 第41页 |
·克隆片段与质粒pNZ273的连接 | 第41页 |
·质粒pDU273的测序 | 第41页 |
·重组质粒pDU273电转化L.lactis NZ9000 | 第41-42页 |
·GUS活性的检测 | 第42-43页 |
5 结论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2页 |
附录 | 第52-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