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水生植物学论文

牡丹江干流浮游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绪论第8-15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研究背景第8页
     ·研究意义第8-9页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第9页
   ·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第9页
   ·3S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作用第9页
   ·浮游植物概述第9-12页
     ·浮游植物概念第9-10页
     ·浮游植物的研究历史第10页
     ·浮游植物的作用和功能第10-11页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分布特征第11页
     ·浮游植物的群落演替第11-12页
   ·浮游植物的环境影响因子第12-13页
     ·光第12页
     ·温度第12-13页
     ·营养第13页
     ·其他生物的吞食第13页
   ·研究趋势第13-14页
   ·研究内容第14-15页
2 研究方法第15-18页
   ·研究地概况第15页
   ·采样点布设第15-16页
   ·样品采集与处理第16-17页
     ·浮游植物样品采集与保存第16页
     ·水样的测定第16-17页
   ·数据处理第17-18页
     ·单变量分析第17页
     ·2多变量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MDS)第17-18页
3 牡丹江干流浮游植物数量特征第18-29页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第18-20页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第18页
     ·浮游植物种类的季节分布第18-19页
     ·浮游植物种类的水平分布第19-20页
   ·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第20-22页
     ·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第20页
     ·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的水平分布第20-22页
   ·浮游植物的常见种和优势种第22-24页
     ·浮游植物常见种第22-23页
     ·浮游植物优势种第23-24页
   ·讨论第24-28页
     ·浮游植物种类的时空分布特征第24-25页
     ·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第25-26页
     ·优势种的水质指示分析第26-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4 牡丹江干流浮游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第29-41页
   ·浮游植物多样性第29-34页
     ·浮游植物多样性的季节变化第29-30页
     ·浮游植物多样性的水平分布第30-32页
     ·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方差分析第32页
     ·浮游植物多样性相关分析第32-34页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第34-38页
     ·群落聚类分析第34-35页
     ·群落多维尺度分析第35-38页
   ·讨论第38-40页
     ·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的选择第38页
     ·牡丹江干流浮游植物多样性特征第38-39页
     ·聚类分析与多维尺度分析在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方面的比较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5 牡丹江干流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关系第41-45页
   ·牡丹江干流7种水环境因子的分布特征第41-42页
   ·浮游植物与7种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第42-43页
   ·讨论第43-44页
     ·水温与浮游植物的相关关系第43页
     ·氨氮与浮游植物的相关关系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3页
附录第53-5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TTCAN的车载控制网络协议设计与节点开发
下一篇:Nisin抗性乳酸菌的筛选及Nisin启动子的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