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1页 |
1.1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范围和方法 | 第10-11页 |
1.2.1 研究范围 | 第10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2章 区别词研究综述 | 第11-28页 |
2.1 区别词本体研究 | 第11-13页 |
2.1.1 区别词的名称由来 | 第11-13页 |
2.1.2 区别词的归属 | 第13页 |
2.2 区别词本体特点 | 第13-14页 |
2.3 区别词的统计分析 | 第14-18页 |
2.4 区别词的分类 | 第18-22页 |
2.4.1 区别词的构词类别 | 第19-21页 |
2.4.2 区别词的功能类别 | 第21-22页 |
2.5 区别词与其它词类的关系 | 第22-25页 |
2.5.1 区别词与形容词的关系 | 第22-23页 |
2.5.2 区别词与名词的关系 | 第23-24页 |
2.5.3 区别词与动词的关系 | 第24-25页 |
2.6 区别词功能的游移 | 第25-26页 |
2.6.1 区别词向形容词的游移 | 第25页 |
2.6.2 区别词向名词的游移 | 第25-26页 |
2.6.3 区别词向动词的游移 | 第26页 |
2.7 区别词的兼类 | 第26-28页 |
2.7.1 区别词与名词的兼类 | 第26-27页 |
2.7.2 区别词与形容词兼类 | 第27页 |
2.7.3 区别词与动词的兼类 | 第27-28页 |
第3章 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区别词偏误分析 | 第28-42页 |
3.1 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区别词习得情况考察 | 第28页 |
3.1.1 语料来源 | 第28页 |
3.2 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区别词偏误分类 | 第28-33页 |
3.2.1 区别词与被修饰的中心语搭配不当 | 第28-29页 |
3.2.2 将区别词用程度副词修饰 | 第29-30页 |
3.2.3 区别词修饰名词时不该加“的”却多加了“的” | 第30-31页 |
3.2.4 区别词修饰名词时应该加“的”却没加“的” | 第31页 |
3.2.5 区别词进入“是.......的”结构时缺少“是”字 | 第31-32页 |
3.2.6 区别词进入“是.......的”结构时缺少“的”字 | 第32页 |
3.2.7 误将不能进入“是的”结构的区别词套入此结构24 | 第32-33页 |
3.3 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区别词偏误成因分析 | 第33-42页 |
3.3.1 母语负迁移 | 第33-39页 |
3.3.2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 第39页 |
3.3.3 文化因素负迁移 | 第39-40页 |
3.3.4 学习策略 | 第40页 |
3.3.5 教学过失 | 第40-42页 |
第4章 区别词对外汉语教学思考 | 第42-46页 |
4.1 教师应该让学习者充分掌握区别词的语法特征 | 第42页 |
4.2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多举例让学生直观把握 | 第42-43页 |
4.3 理论教学应与实践相结合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