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浅析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一) 研究价值和意义 | 第10页 |
(二)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0-11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三)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四) 选择三本教材的依据 | 第12-15页 |
1. 五十年代的《汉语教科书》 | 第13页 |
2. 二十世纪末的《汉语教程》 | 第13页 |
3. 二十一世纪初的《新实用汉语课本》 | 第13-15页 |
一 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 第15-18页 |
(一) 认知心理学 | 第15页 |
(二) 用于教材编写的认知心理学理论 | 第15-18页 |
1.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 第15-16页 |
2. 信息加工理论 | 第16-17页 |
3. 层级说理论 | 第17-18页 |
二 认知心理学在词汇编排中的应用 | 第18-21页 |
(一) 词汇编排对比 | 第18-19页 |
1. 词汇量 | 第18页 |
2. 复现情况 | 第18-19页 |
(二) 小结 | 第19-21页 |
三 认知心理学在句式编排中的应用 | 第21-27页 |
(一) 句式分类 | 第21-22页 |
(二) 句式编排 | 第22-25页 |
(三) 小结 | 第25-27页 |
四 认知心理学在课文编排中的应用 | 第27-37页 |
(一) 教材体系 | 第27-29页 |
(二) 课文类型 | 第29-30页 |
(三) 课文编排 | 第30-35页 |
1.《汉语教科书》的课文编排分析 | 第30-31页 |
2. 《汉语教程》课文编排分析 | 第31-32页 |
3. 《新实用汉语课本》课文编排分析 | 第32-35页 |
(四) 小结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附录一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