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初中级阶段缅甸学生汉语离合词习得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第一节 选题缘由第9页
 第二节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页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依据第9-10页
  一、 对比分析假说第9-10页
  二、 偏误分析理论第10页
  三、 中介语理论第10页
 第四节 研究范围及研究思路第10-11页
  一、 研究范围第10页
  二、 研究思路第10-11页
 第五节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第11-18页
  一、汉语本体的离合词研究第11-14页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离合词研究第14-18页
第二章 汉语离合词扩展形式考察第18-23页
 第一节 考察方法第18-19页
 第二节 考察结果第19-23页
  一、D带动态助词(4 种用法)第19-20页
  二、D带补语(5 种用法)第20-21页
  三、D的重叠(5 种用法)第21-22页
  四、M带定语(9 种用法,但本文研究的离合词中仅有 6 种用法)第22-23页
第三章 汉语离合词在缅甸语中的对应形式考察第23-29页
 第一节 汉语离合词与缅甸语对应形式考察第23-25页
 第二节 汉语离合词扩展形式与缅甸语对应形式考察第25-29页
第四章 缅甸学生使用汉语离合词偏误的类型第29-33页
 第一节 语料来源与偏误概况第29页
 第二节 缅甸学生汉语离合词偏误类型分析第29-32页
  一、动态助词“着”、“了”、“过”的错序第29-30页
  二、离合词带宾语的错误第30-31页
  三、补语、定语成分的错位第31-32页
   (一)补语成分的错位第31页
   (二)定语成分的错位第31-32页
 四、离合词重叠形式错误第32-33页
第五章 缅甸学生使用汉语离合词偏误的原因第33-37页
 第一节 母语负迁移第33页
 第二节 目的语负迁移第33-34页
 第三节 教学方面的原因第34-35页
  一、教师方面的原因第34页
  二、教材方面的原因第34-35页
 第四节 学生方面的原因第35-37页
第六章 本研究对缅甸学生汉语离合词教学的启示第37-39页
 第一节 本研究对教师教学的启示第37页
 第二节 本研究对现有教材的启示第37-38页
 第三节 本研究对学生学习的启示第38-39页
第七章 结语第39-40页
附录第40-43页
 测试问卷第40-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泰国玛哈沙拉坎大学孔子学院中小学汉语训练营模式研究
下一篇:越南学生汉语动词重叠式偏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