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食品化学论文

大米抗氧化肽的复合酶法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英文缩写第9-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7页
    1.1 选题背景第13-14页
    1.2 大米及大米蛋白第14页
        1.2.1 大米组成及应用第14页
        1.2.2 大米蛋白组成及性质第14页
    1.3 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第14-18页
        1.3.1 自由基的危害第16页
        1.3.2 抗氧化肽的制备第16-18页
    1.4 抗氧化肽的活性检测方法第18-23页
        1.4.1 还原能力第18-19页
        1.4.2 清除自由基活性第19-22页
        1.4.3 铁离子氧化/还原能力第22页
        1.4.4 脂类氧化第22-23页
        1.4.5 螯合金属离子能力第23页
    1.5 蛋白质构型、氨基酸组成和序列、链长对抗氧肽活性的影响第23-24页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4-25页
    1.7 主要研究内容第25-26页
    1.8 技术路线第26-27页
第2章 多肽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的比较第27-39页
    前言第27-28页
    2.1 材料与仪器第28页
        2.1.1 原料与试剂第28页
        2.1.2 仪器与设备第28页
    2.2 试验内容第28-31页
        2.2.1 多肽还原能力的测定第28-29页
        2.2.2 螯合Fe~(2+)能力的测定第29页
        2.2.3 清除自由基活性第29-30页
        2.2.4 抑制脂质体氧化活性第30-31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1-38页
        2.3.1 多肽还原能力第31-32页
        2.3.2 多肽螯合Fe~(2+)能力第32-33页
        2.3.3 多肽清除自由基第33-36页
        2.3.4 抑制脂质氧化能力第36-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大米蛋白复合酶解及酶解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第39-56页
    前言第39页
    3.1 材料与仪器第39-40页
        3.1.1 原料与试剂第39-40页
        3.1.2 仪器与设备第40页
        3.1.3 试验方法第40页
    3.2 试验内容第40-43页
        3.2.1 酶解条件第40-41页
        3.2.2 DH的测定第41页
        3.2.3 肽浓度的测定第41-42页
        3.2.4 螯合Fe~(2+)能力第42-43页
        3.2.5 清除ABTS~+·活性第43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3-55页
        3.3.1 碱性蛋白酶水解大米蛋白制备酶解液第43-44页
        3.3.2 中性蛋白酶水解碱性蛋白酶解液第44-47页
        3.3.3 复合蛋白酶水解碱性蛋白酶解液第47-51页
        3.3.4 胰蛋白酶水解碱性蛋白酶解液第51-55页
    3.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4章 大米抗氧化肽的脱盐精制及理化性质研究第56-68页
    前言第56页
    4.1 材料与设备第56-58页
        4.1.1 原料与试剂第56-57页
        4.1.2 仪器与设备第57页
        4.1.3 试验方法第57-58页
    4.2 试验内容第58-61页
        4.2.1 超滤分离第58-59页
        4.2.2 阴阳离子混合床脱盐精制第59页
        4.2.3 精制大米抗氧化肽清除ABTS~+·活性第59-60页
        4.2.4 精制大米抗氧化肽理化性质第60-61页
    4.3 结果及分析第61-67页
        4.3.1 超滤样品成分及清除ABTS~+·活性测定第61-62页
        4.3.2 阴阳离子混合床脱盐RPAA-Ⅰ第62页
        4.3.3 脱盐RPAA-Ⅰ清除ABTS~+·活性第62-63页
        4.3.4 脱盐RPAA-Ⅰ理化性质第63-67页
    4.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5章 结论及展望第68-70页
    5.1 结论第68页
    5.2 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7页
致谢第77-78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微生物控制的冷鲜淡水鱼分割产品的保鲜技术研究
下一篇:中国人群膳食中无机砷的污染水平及暴露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