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引言 | 第7-12页 |
一、对外汉语中级阶段的特点 | 第12-17页 |
(一) 学生知识结构的特点 | 第12-13页 |
1、对汉语有了一定的了解 | 第12页 |
2、具备了初步的构词基础 | 第12-13页 |
3、具备了简单的语法知识 | 第13页 |
4、具备了一定的交际能力 | 第13页 |
(二) 学生词汇需求的特点 | 第13-17页 |
1、准确而灵活地使用词汇 | 第14-15页 |
2、迅速扩大词汇量 | 第15-17页 |
二、留学生中级阶段词汇学习情况调查与分析 | 第17-24页 |
(一) 关于留学生汉语词汇学习的调查报告 | 第17-19页 |
1、关于高级阶段留学生作文中遣词情况的调查 | 第17-18页 |
2、关于中级阶段留学生词汇掌握情况的调查 | 第18-19页 |
(二) 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 第19-24页 |
1、对高级阶段留学生作文中遣词错误的分析 | 第19-23页 |
2、对中级阶段留学生词汇测试所暴露问题的分析 | 第23-24页 |
三、对外汉语中级阶段词汇教学的原则和策略 | 第24-41页 |
(一) 对外汉语中级阶段词汇教学的原则 | 第24-33页 |
1、对外汉语中级阶段词汇教学原则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 第24-32页 |
(1) 索绪尔的语言价值系统理论 | 第24-30页 |
① 索绪尔所认为的“语言”及“语言符号的价值” | 第24页 |
② 语言符号的价值是如何得到体现和认识的 | 第24-27页 |
③ 句段关系与联想关系 | 第27-29页 |
④ 索绪尔语言价值理论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启发意义 | 第29-30页 |
(2) 对外汉语中级阶段词汇教学原则的现实依据 | 第30-32页 |
① 现代汉语本身的特点 | 第30-32页 |
② 对外汉语中级阶段学生词汇需求的特点 | 第32页 |
2、对外汉语中级阶段词汇教学的具体原则 | 第32-33页 |
(1) 基于组合关系建立词汇习得的动态模式原则 | 第32页 |
(2) 基于聚合关系构建词汇网络体系原则 | 第32页 |
(3) 基于语素构词特点确定词与语素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 第32-33页 |
(二) 对外汉语中级阶段词汇教学的策略 | 第33-41页 |
1、要关注词汇的语法功能 | 第33页 |
2、要关注词汇的语义搭配 | 第33-34页 |
3、要关注词汇的语用搭配 | 第34-35页 |
4、要关注词汇的认知搭配 | 第35页 |
5、通过语义场构建词汇网络体系 | 第35-39页 |
6、利用造字法辨义,提高词汇认知技能 | 第39页 |
7、利用关键语素和构词法,提高词义推导能力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注释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附录 | 第47-53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