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

“V+个+VP”结构中“个”的标记性质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5页
第一章 绪论第5-13页
 第一节 “V+个+VP”结构中“个”的标记性质研究概况综述第5-9页
 第二节 深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1页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思路与采用的理论和方法第11-12页
 第四节 材料来源与有关说明第12-13页
第二章 “V+个+VP”结构中的“个”不是补语标记第13-21页
 第一节 “V+得+VP”中的“得”是补语标记第13-14页
 第二节 “V+个+VP”结构与“V+得+VP”结构的区别第14-18页
 第三节 “V+个+VP”结构中“个”后成分的体词性特征第18-21页
第三章 “V+个+VP”结构中的“个”不处于宾语标记到补语标记的连续统中第21-23页
 第一节 “V+个+VP”结构的几组类型不处于连续统中第21-22页
 第二节 “V+个+VP”结构从述宾结构转向述补结构的动因不明确第22-23页
第四章 “V+个+VP”结构中的“个”是宾语标记第23-37页
 第一节 “个”为宾语标记的几条理由第23-25页
 第二节 “V+个+VP”结构是述宾结构第25-36页
 第三节 宾语标记“个”的功能第36-37页
第五章 宾语标记“个”的形成回顾第37-40页
 第一节 量词“个”的起源及其发展第37-38页
 第二节 “V+个+VP”结构的形成及其发展第38-39页
 第三节 宾语标记“个”的形成第39-40页
第六章 “个”的对外汉语教学第40-47页
 第一节 量词教学是一个难点第40-41页
 第二节 阶段性教学理论运用的必要性第41-42页
 第三节 “个”的分类第42-43页
  一、量词“个”第42-43页
  二、宾语标记“个”第43页
 第四节 “个”的教学模式的构拟第43-47页
  一、初级阶段“个”的教学第44页
  二、中级阶段“个”的教学第44-46页
  三、高级阶段“个”的教学第46-47页
第七章 结语第47-48页
注释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后记第53-5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述补结构
下一篇:论对外汉语中级阶段词汇教学的原则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