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粮食加工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

发酵大米粉及其淀粉特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20页
   ·立题背景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1-18页
     ·微生物与发酵工艺第11页
     ·发酵对大米粉化学成分的影响第11-13页
       ·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第12页
       ·蛋白质含量第12页
       ·脂肪和游离脂肪酸第12-13页
       ·还原糖含量第13页
       ·灰分含量第13页
     ·发酵对大米淀粉颗粒特性的影响第13页
     ·发酵对大米淀粉分子结构的影响第13-14页
     ·发酵对大米粉物理特性的影响第14-17页
       ·溶解度、膨润力和胶稠度第14页
       ·糊化特性第14-15页
       ·热特性第15-16页
       ·老化特性第16-17页
     ·发酵对最终米粉产品品质的影响第17-18页
       ·蒸煮品质第17页
       ·质构特性第17页
       ·食味品质第17-18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不同微生物对大米发酵特性及其米粉食味的影响第18页
     ·发酵过程中大米粉及其淀粉理化性质变化第18-19页
     ·发酵过程中大米粉及其淀粉糊化和凝胶特性的变化第19页
     ·发酵米粉(条)蒸煮和质构特性变化及关联分析第19-20页
第二章 不同微生物对大米发酵特性及其米粉食味的影响第20-33页
   ·引言第20页
   ·材料与方法第20-24页
     ·材料第20页
     ·主要试剂第20-21页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21页
     ·主要实验方法第21-24页
       ·菌种活化增殖培养第21页
       ·大米发酵第21-22页
       ·大米发酵生物学特性第22页
       ·发酵液固形物及蛋白含量测定第22页
       ·大米粉的制备第22-23页
       ·大米粉理化指标测定第23页
       ·米粉(条)制备及其食味感官评价第23-24页
   ·结果与讨论第24-32页
     ·大米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增殖与产酸产酶第24-27页
       ·菌落总数第24-25页
       ·p H 及总酸第25-26页
       ·蛋白酶活第26-27页
     ·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及大米粉理化特性变化第27-31页
       ·发酵液中固形物和蛋白含量第27-28页
       ·大米粉理化特性变化第28-31页
     ·米粉(条)食味品质第31-32页
   ·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发酵过程中大米粉及其淀粉理化性质变化第33-47页
   ·引言第33页
   ·材料与方法第33-36页
     ·材料第33页
     ·主要试剂第33-34页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34页
     ·主要实验方法第34-36页
       ·发酵大米粉及其淀粉制备第34页
       ·化学成分测定第34-35页
       ·色度测定第35页
       ·粒度测定第35页
       ·溶解度和膨润力第35页
       ·特性黏度测定第35页
       ·偏光显微分析第35-36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36页
       ·X 衍射分析第36页
   ·结果与讨论第36-46页
     ·大米粉及淀粉的化学成分及色度变化第36-38页
     ·大米粉粒度第38-39页
     ·溶解度和膨润力第39-41页
     ·特性黏度第41页
     ·偏光十字第41-42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42-44页
     ·X 衍射分析第44-46页
   ·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发酵过程中大米粉及其淀粉糊化和凝胶特性变化第47-57页
   ·引言第47页
   ·材料与方法第47-50页
     ·材料第47页
     ·主要试剂第47页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47-48页
     ·主要实验方法第48-50页
       ·大米粉及其淀粉的制备第48页
       ·淀粉糊透明度第48页
       ·淀粉糊凝沉性第48页
       ·糊化特性第48-49页
       ·凝胶质构特性第49-50页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50页
   ·结果与讨论第50-56页
     ·淀粉糊透明度第50-51页
     ·淀粉糊凝沉性第51-52页
     ·糊化特性第52-54页
     ·凝胶质构特性第54-56页
   ·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发酵米粉(条)蒸煮和质构特性变化及关联分析第57-67页
   ·引言第57页
   ·材料与方法第57-60页
     ·材料第57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57-58页
     ·主要实验方法第58-59页
       ·实验室米粉(条)制备第58页
       ·干米粉蒸煮特性第58页
       ·米粉(条)质构特性测定第58-59页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59-60页
   ·结果与讨论第60-66页
     ·蒸煮特性第60-61页
     ·TPA 质构特性第61-62页
     ·拉伸特性第62-63页
     ·相关性分析第63-66页
       ·大米粉化学成分和米粉品质特性第63页
       ·理化特性和米粉品质特性第63-65页
       ·凝胶特性和米粉品质特性第65-66页
   ·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主要结论第67页
   ·创新点第67页
   ·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致谢第74-75页
作者简介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米种皮膳食纤维的提取及改性研究
下一篇:棕榈油制备润滑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