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1.1 关于2-苯乙醇简介 | 第7-11页 |
1.1.1 2-苯乙醇在发酵食品领域的研究概述 | 第7-8页 |
1.1.2 2-苯乙醇的合成代谢途径 | 第8-10页 |
1.1.3 酿酒酵母中合成2-苯乙醇关键基因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 预苯酸脱水酶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5-25页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15-16页 |
2.1.1 菌株与质粒 | 第15页 |
2.1.2 实验试剂与工具 | 第15-16页 |
2.1.3 主要溶液及培养基 | 第16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16-17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17-25页 |
2.3.1 黄酒酿制工艺方法 | 第17页 |
2.3.2 酵母基因组的提取方法 | 第17页 |
2.3.3 酿酒酵母参与2-苯乙醇合成基因的克隆及测序方法 | 第17-19页 |
2.3.4 大肠杆菌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阳性转化子的筛选方法 | 第19-20页 |
2.3.5 预苯酸脱水酶PHA2p工程菌的诱导表达及纯化方法 | 第20-21页 |
2.3.6 预苯酸脱水酶的酶活测定方法 | 第21-22页 |
2.3.7 重组预苯酸脱水酶酶学特性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2.3.8 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2.3.9 酵母胞内催化活性分析方法 | 第24页 |
2.3.10 HPLC检测2-苯乙醇和L-Phe方法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5-47页 |
3.1 黄酒酵母与酿酒酵母模式菌株2-苯乙醇合成能力比较 | 第25-26页 |
3.1.1 黄酒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的测定 | 第25页 |
3.1.2 黄酒发酵过程中2-苯乙醇的测定 | 第25-26页 |
3.2 黄酒酵母2-苯乙醇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的克隆及测序分析 | 第26-27页 |
3.3 预苯酸脱水酶基因的扩增、表达及纯化 | 第27-30页 |
3.3.1 预苯酸脱水酶合成酶基因的扩增及测序 | 第27-28页 |
3.3.2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阳性转化子的筛选 | 第28页 |
3.3.3 重组预苯酸脱水酶诱导表达 | 第28-29页 |
3.3.4 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 | 第29-30页 |
3.4 重组预苯酸脱水酶的酶学特性研究 | 第30-42页 |
3.4.1 紫外全波长扫描 | 第30页 |
3.4.2 预苯酸和苯丙酮酸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分析 | 第30-33页 |
3.4.3 预苯酸脱水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及pH研究结果 | 第33-35页 |
3.4.4 重组质粒表达产物PHA2p酶活性测定 | 第35页 |
3.4.5 温度及pH稳定性对酶活力的影响 | 第35-37页 |
3.4.6 预苯酸脱水酶的差式扫描量热仪(Tm值)分析 | 第37-39页 |
3.4.7 末端代谢产物对酶活力的影响 | 第39-42页 |
3.5 酶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42-44页 |
3.5.1 无抑制条件下酶动力学分析 | 第42-43页 |
3.5.2 添加L-Phe条件下酶动力学分析 | 第43-44页 |
3.5.3 酶反应动力学相关参数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44页 |
3.6 黄酒酿造过程中2-苯乙醇生成过程分析 | 第44-47页 |
3.6.1 黄酒酿造过程中酵母菌生长趋势 | 第44-45页 |
3.6.2 黄酒酿造过程中胞外L-Phe和2-苯乙醇含量 | 第45-46页 |
3.6.3 黄酒酿造过程胞内L-Phe和2-苯乙醇含量 | 第46-4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主要结论 | 第47页 |
展望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