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食品原料及添加剂论文--食品添加剂论文

硫辛酸植物甾醇酯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缩略图符号说明第6-10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植物甾醇概述第10-13页
        1.1.1 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第10页
        1.1.2 分布与来源第10-11页
        1.1.3 生理功能第11-12页
        1.1.4 食用安全性第12-13页
        1.1.5 应用现状第13页
    1.2 植物甾醇的改性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油溶性第14-15页
        1.2.2 水溶性第15-16页
        1.2.3 功能性第16页
    1.3 立题背景和意义第16-17页
    1.4 研究内容第17-18页
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8-24页
    2.1 材料与仪器第18页
        2.1.1 原料与试剂第18页
        2.1.2 主要仪器第18页
    2.2 实验方法第18-24页
        2.2.1 硫辛酸植物甾醇酯的合成路线第18-19页
        2.2.2 酶法催化合成硫辛酸植物甾醇酯第19页
        2.2.3 化学法一步合成硫辛酸植物甾醇酯第19页
        2.2.4 阿魏酸植物甾醇酯的制备第19页
        2.2.5 薄层色谱分析第19-20页
        2.2.6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第20页
        2.2.7 分离纯化第20-21页
        2.2.8 红外光谱分析第21页
        2.2.9 质谱分析第21页
        2.2.10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第21页
        2.2.11 油溶性测定第21页
        2.2.12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第21页
        2.2.13 热重分析第21页
        2.2.14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第21-22页
        2.2.15 体外生物利用度分析第22-23页
        2.2.16 添加甾醇及甾醇酯的大豆油的过氧化值测定第23页
        2.2.17 数据分析第23-24页
3 结果与讨论第24-46页
    3.1 酶法催化合成硫辛酸植物甾醇酯第24-29页
        3.1.1 脂肪酶和反应溶剂的筛选第24-25页
        3.1.2 底物浓度的影响第25页
        3.1.3 酸醇摩尔比的影响第25-26页
        3.1.4 分子筛添加量的影响第26-27页
        3.1.5 脂肪酶用量的影响第27页
        3.1.6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27-28页
        3.1.7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28-29页
    3.2 化学法一步合成硫辛酸植物甾醇酯第29-34页
        3.2.1 催化剂的筛选第29-30页
        3.2.2 溶剂的影响第30页
        3.2.3 投料顺序的影响第30-31页
        3.2.4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第31页
        3.2.5 底物酸醇摩尔比的影响第31-32页
        3.2.6 底物浓度的影响第32-33页
        3.2.7 硫辛酸植物甾醇酯合成方法的比较第33-34页
    3.3 产物分析与分离纯化第34-36页
        3.3.1 薄层色谱分析第34页
        3.3.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第34-35页
        3.3.3 产物分离纯化第35-36页
    3.4 产物结构分析第36-38页
        3.4.1 红外光谱第36-37页
        3.4.2 质谱第37-38页
        3.4.3 核磁共振波谱第38页
    3.5 硫辛酸植物甾醇酯理化性质的研究第38-42页
        3.5.1 常温下的形态第38-39页
        3.5.2 油溶性第39页
        3.5.3 熔融结晶特性第39-40页
        3.5.4 热稳定性分析第40-41页
        3.5.5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第41-42页
    3.6 硫辛酸植物甾醇酯体外生物利用度的研究第42-43页
        3.6.1 体外消化模型的验证第42页
        3.6.2 体外消化情况分析第42-43页
    3.7 硫辛酸植物甾醇酯在大豆油中应用的研究第43-46页
        3.7.1 外观形态第43页
        3.7.2 在60oC加速氧化过程中的过氧化值变化第43-44页
        3.7.3 常温储藏过程中的过氧化值变化第44-46页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46-48页
    主要结论第46页
    展望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5页
附录一: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5-56页
附录二:硫辛酸豆甾醇酯核磁共振图谱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藤果壳中酚类物质的提取、纯化、鉴定及清除自由基能力的研究
下一篇:黄酒酵母2-苯乙醇合成途径中预苯酸脱水酶的催化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