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0页 |
1.1 选题动机和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范围和语料来源 | 第9页 |
1.3 创新与不足 | 第9-10页 |
第2章 惯用语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2.1 惯用语本体研究 | 第10-16页 |
2.1.1 惯用语名称的出现 | 第10-12页 |
2.1.2 惯用语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2.1.3 惯用语与词、成语、谚语和歇后语的区别 | 第13-14页 |
2.1.4 惯用语的特点 | 第14-15页 |
2.1.5 惯用语词典编纂 | 第15-16页 |
2.2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研究 | 第16-18页 |
2.3 惯用语与词汇化 | 第18-20页 |
第3章 三音节惯用语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类型 | 第20-32页 |
3.1 三音节惯用语的语法结构 | 第20-21页 |
3.2 动宾式惯用语语法结构的灵活性 | 第21-26页 |
3.2.1 内嵌扩展 | 第21-25页 |
3.2.2 成分变换 | 第25-26页 |
3.2.3 语序移位 | 第26页 |
3.3 三音节惯用语的语义类型 | 第26-29页 |
3.4 惯用语语义的产生途径 | 第29-32页 |
第4章 三音节惯用语词汇化程度分析 | 第32-38页 |
4.1 判断惯用语词汇化程度的标准 | 第32-33页 |
4.2 典型词汇化、非典型词汇化和最不典型词汇化惯用语 | 第33-35页 |
4.3 语法结构对惯用语词汇化程度的影响 | 第35-37页 |
4.3.1 语法结构对偏正式惯用语词汇化的影响 | 第35页 |
4.3.2 语法结构对动宾式惯用语词汇化的影响 | 第35-37页 |
4.4 语音形式对惯用语词汇化程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第5章 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策略 | 第38-44页 |
5.1 惯用语的理解机制 | 第38-39页 |
5.1.1 不可构造的观点 | 第38-39页 |
5.1.2 可构造的观点 | 第39页 |
5.2 教学策略分析 | 第39-44页 |
5.2.1 注意惯用语范围和难度的选择 | 第39-40页 |
5.2.2 强调惯用语意义的理解和感知 | 第40-42页 |
5.2.3 强调语法结构的重要性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