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

疑问代词同现构式“V+XX+P”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选题缘起第10页
    1.2 相关研究综述第10-16页
        1.2.1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研究第10-13页
        1.2.2 疑问代词同现研究第13-16页
        1.2.3 “V+XX+P”构式研究第16页
    1.3 研究的范围及对象第16-17页
    1.4 研究的理论及方法第17页
    1.5 研究的重点与创新点第17-18页
        1.5.1 研究的重点第17-18页
        1.5.2 研究的创新点第18页
    1.6 语料来源第18-19页
第2章 “V+XX+P”构式总述第19-26页
    2.1 “V+XX+P”作为构式的判定第19-21页
    2.2 构式“V+XX+P”中的疑问代词第21-23页
    2.3 构式“V+XX+P”的构式义第23-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构式“V+XX+P”的构成第26-36页
    3.1 构式“V+XX+P”中的“V”第26-34页
        3.1.1 “X”为人的询问词时的“V”第26-29页
            3.1.1.1 “V”的音节特征第26-27页
            3.1.1.2 “V”的意义类型第27-29页
        3.1.2 “X”为事物询问词时的“V”第29-31页
            3.1.2.1 “V”的音节特征第29-30页
            3.1.2.2 “V”的意义类型第30-31页
        3.1.3 “X”为处所询问词时的“V”第31-33页
            3.1.3.1 “V”的音节特征第31-32页
            3.1.3.2 “V”的意义类型第32-33页
        3.1.4 “V”的特征总结第33-34页
    3.2 构式“V+XX+P”中的“P”第34-35页
    3.3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构式“V+XX+P”的句法、语用功能第36-44页
    4.1 构式“V+XX+P”的句法功能第36-40页
        4.1.1 构式“V+XX+P”独立成句第36-37页
        4.1.2 构式“V+XX+P”充当分句第37-38页
        4.1.3 构式“V+XX+P”充当谓语和定语第38-39页
        4.1.4 构式“V+XX+P”的共现成分第39-40页
    4.2 构式“V+XX+P”的语用功能第40-43页
        4.2.1 构式“V+XX+P”的评述功能第40-41页
        4.2.2 构式“V+XX+P”表示事件时态第41-43页
    4.3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5章 构式“V+XX+P”对“X”的压制第44-49页
    5.1 语义压制第45-46页
    5.2 句法压制第46-47页
    5.3 语用压制第47-48页
    5.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汉语三音节惯用语词汇化程度分析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下一篇: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对外汉语中级口语教学设计--以《发展汉语》“刷卡消费享受生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