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引言 | 第8-15页 |
1.1 酸马奶的概述 | 第8页 |
1.2 乳酸菌抑菌物质 | 第8-10页 |
1.2.1 酸性物质 | 第8-9页 |
1.2.2 过氧化氢 | 第9页 |
1.2.3 二氧化碳 | 第9页 |
1.2.4 苯乳酸 | 第9-10页 |
1.2.5 乳酸菌素 | 第10页 |
1.3 乳酸菌素分类及作用机理 | 第10-11页 |
1.3.1 羊毛硫细菌素 | 第10-11页 |
1.3.2 热稳定小分子肽 | 第11页 |
1.3.3 热不稳定大分子蛋白 | 第11页 |
1.3.4 复合型的大分子复合物 | 第11页 |
1.4 乳酸菌素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 第11-13页 |
1.4.1 乳酸菌素在乳制品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1.4.2 乳酸菌素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 第12页 |
1.4.3 乳酸菌素在医药上的应用 | 第12-13页 |
1.4.4 乳酸菌素在酒精及软饮料中的应用 | 第13页 |
1.4.5 乳酸菌素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 第13页 |
1.5 瑞士乳杆菌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20页 |
2.1 材料与仪器 | 第15-16页 |
2.1.1 试验菌株 | 第15页 |
2.1.2 培养基 | 第15页 |
2.1.3 试验试剂 | 第15-16页 |
2.1.4 仪器设备 | 第16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6-20页 |
2.2.1 乳酸菌活化及无细胞上清液的制备 | 第16页 |
2.2.2 指示菌菌悬液的制备 | 第16页 |
2.2.3 抑菌试验方法 | 第16-17页 |
2.2.4 产细菌素乳酸菌菌株的鉴定 | 第17页 |
2.2.5 菌株产抑菌物质的确定 | 第17-18页 |
2.2.6 瑞士乳杆菌所产抑菌物质的特性研究 | 第18-19页 |
2.2.7 数据处理 | 第19-2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0-37页 |
3.1 菌体形态和生理生化鉴定 | 第20-22页 |
3.1.1 菌落及菌体形态 | 第20页 |
3.1.2 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 | 第20-21页 |
3.1.3 16 SrRNA基因片段序列分析 | 第21-22页 |
3.2 产抑菌物质乳酸菌的筛选 | 第22-26页 |
3.2.1 酸及酸性末端产物作用的排除 | 第22-23页 |
3.2.2 过氧化氢的检测与排除 | 第23-25页 |
3.2.3 蛋白酶处理检测抑菌物质是否含有蛋白质性质 | 第25-26页 |
3.3 瑞士乳杆菌所产抑菌物质的特性研究 | 第26-37页 |
3.3.1 抑菌物质对pH的耐受性试验 | 第26-29页 |
3.3.2 抑菌物质在不同pH下的热稳定性 | 第29-31页 |
3.3.3 抑菌物质对紫外线的敏感性 | 第31-32页 |
3.3.4 表面活性剂对抑菌物质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5 有机溶剂对抑菌物质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6 金属离子对抑菌物质的影响 | 第34-37页 |
4 结论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附录 | 第44-46页 |
作者简介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