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2 研究目标 | 第10页 |
1.2 前人研究的成果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学习策略的理论基础 | 第14-19页 |
2.1 学习策略的定义 | 第14页 |
2.2 学习策略的分类 | 第14-16页 |
2.2.1 一般学习策略 | 第14-15页 |
2.2.2 学者对策略的论述及分析 | 第15-16页 |
2.3 影响学习策略的因素 | 第16-19页 |
2.3.1 学习动机 | 第17页 |
2.3.2 性别 | 第17页 |
2.3.3 语言水平 | 第17-18页 |
2.3.4 性格 | 第18页 |
2.3.5 年龄 | 第18-19页 |
第三章 调查对象及研究设计 | 第19-24页 |
3.1 肯尼亚肯雅塔大学情况简介 | 第19-22页 |
3.1.1 肯尼亚肯雅塔大学汉语学生情况 | 第20页 |
3.1.2 肯尼亚肯雅塔大学汉语教师情况 | 第20-21页 |
3.1.3 肯尼亚肯雅塔大学汉语教材情况 | 第21-22页 |
3.2 研究设计 | 第22-24页 |
3.2.1 研究的问题 | 第22页 |
3.2.2 调查问卷和访谈的设计 | 第22-23页 |
3.2.3 调查过程 | 第23页 |
3.2.4 调查问卷的回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第四章 肯雅塔大学学生学习汉语的策略使用统计及相关因素分析 | 第24-42页 |
4.1 性别因素与学习策略的关系 | 第24-29页 |
4.1.1 性别与记忆策略 | 第24-25页 |
4.1.2 性别与认识策略 | 第25-26页 |
4.1.3 性别与元认识策略 | 第26页 |
4.1.4 性别与补偿策略 | 第26-27页 |
4.1.5 性别与情感策略 | 第27-28页 |
4.1.6 性别与社交策略 | 第28-29页 |
4.2 年龄因素与学习策略的关系 | 第29-37页 |
4.2.1 年龄与记忆策略 | 第29-30页 |
4.2.2 年龄与认知策略 | 第30-32页 |
4.2.3 年龄与元认知策略 | 第32-33页 |
4.2.4 年龄与补偿策略 | 第33-34页 |
4.2.5 年龄与情感策略 | 第34-35页 |
4.2.6 年龄与社交策略 | 第35-37页 |
4.3 学生学习动机因素与学习策略的关系 | 第37-39页 |
4.4 学习成绩因素与学习策略的关系 | 第39-42页 |
第五章 调查结果对教学的启示和建议 | 第42-45页 |
5.1 调查问卷启示 | 第42页 |
5.2 对教师建议 | 第42-43页 |
5.3 对学生建议 | 第43-44页 |
5.4 对教学资源建议 | 第44-4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1 | 第48-52页 |
附录 2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