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1.1.1 汉语学界对状语的研究 | 第9-12页 |
1.1.2 对外汉语学界对泰国学生汉语状语状语习得的偏误研究 | 第12-15页 |
1.2 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 第15页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理论依据、语料来源 | 第15-18页 |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2 本文的理论依据 | 第16-17页 |
1.3.3 本文的语料来源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泰国留学生状语语序偏误类型与分析 | 第18-34页 |
2.1 访谈提纲及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第18-21页 |
2.1.1 调查对象的选择 | 第18-20页 |
2.1.2 调查的设计 | 第20-21页 |
2.1.3 调查的实施 | 第21页 |
2.2 访谈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第21-31页 |
2.2.1 学习者与偏误的关系 | 第21-25页 |
2.2.2 偏误类型分析 | 第25-3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1-34页 |
第三章 偏误产生的原因 | 第34-50页 |
3.1 学生方面 | 第34-38页 |
3.1.1 母语的负迁移 | 第34-36页 |
3.1.2 目的语知识的掌握程度 | 第36-37页 |
3.1.3 学习策略 | 第37页 |
3.1.4 交际策略 | 第37-38页 |
3.2 教师方面 | 第38-47页 |
3.2.1 教师口语的语用状况 | 第38-46页 |
3.2.2 教师教学的态度 | 第46-47页 |
3.3 课堂和教材方面 | 第47-50页 |
3.3.1 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 | 第47-48页 |
3.3.2 教材的现状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对泰国学习者状语语序习得的相关教学建议 | 第50-56页 |
4.1 对学习者的建议 | 第50-51页 |
4.1.1 语言环境的利用 | 第50页 |
4.1.2 学生畏难情绪的应对办法 | 第50-51页 |
4.2 对教师的建议 | 第51-53页 |
4.2.1 教学内容的制定 | 第51-52页 |
4.2.2 教学方法的改进 | 第52-53页 |
4.2.3 自身素质的提高 | 第53页 |
4.3 对教材的建议 | 第53-56页 |
4.3.1 口语教材例句的选择 | 第54页 |
4.3.2 口语教材内容的选择 | 第54页 |
4.3.3 口语语法书的编撰 | 第54-56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56-60页 |
5.1 本文的创新之处及主要结论 | 第56-58页 |
5.1.1 创新之处 | 第56页 |
5.1.2 主要结论 | 第56-58页 |
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58-60页 |
5.2.1 调查数量有限 | 第58页 |
5.2.2 语料收集来源有限 | 第58-59页 |
5.2.3 访谈内容不够丰富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一: 泰国留学生汉语口语状语语用状况访谈提纲 | 第63-65页 |
附录二: 对外汉语教师对汉语状语不同语序接受程度调查问卷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