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1章 概述 | 第11-21页 |
| ·啤酒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简介 | 第11-12页 |
| ·各类啤酒风味物质的理化性质 | 第12页 |
| ·啤酒中风味物质的分析现状 | 第12-14页 |
| ·分光光度法 | 第13页 |
| ·气相色谱法 | 第13-14页 |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14页 |
| ·气相色谱-质谱法 | 第14页 |
| ·样品前处理技术 | 第14-20页 |
| ·静态顶空法 | 第15-16页 |
| ·固相微萃取 | 第16-20页 |
| ·本课题的选题背景、意义及目的 | 第20-21页 |
| 第2章 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啤酒中挥发性风味物质 | 第21-37页 |
| ·方法简介 | 第21-22页 |
| ·方法原理 | 第21页 |
| ·定性和定量 | 第21-22页 |
| ·实验部分 | 第22-23页 |
| ·仪器和试剂 | 第22-23页 |
| ·实验条件 | 第23页 |
| ·样品预处理 | 第2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3-36页 |
| ·色谱柱的选择 | 第23页 |
| ·载气流速的选择 | 第23-24页 |
| ·柱温的选择 | 第24-26页 |
| ·平衡温度的确定 | 第26页 |
| ·平衡时间的确定 | 第26-27页 |
| ·进样口温度的选择 | 第27页 |
| ·检测器温度的确定 | 第27-28页 |
| ·无机盐(NaCl)用量的选择 | 第28页 |
| ·进样方式的选择 | 第28-29页 |
| ·最佳实验条件 | 第29页 |
| ·标准曲线和检出限 | 第29-32页 |
| ·样品测定 | 第32页 |
| ·精密度与回收率实验 | 第32-35页 |
| ·标准溶液的稳定性 | 第35-36页 |
| ·小结 | 第36-37页 |
| 第3章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啤酒中挥发性风味物质 | 第37-63页 |
| ·方法简介 | 第37页 |
| ·实验部分 | 第37-39页 |
| ·仪器和试剂 | 第37-38页 |
| ·实验条件 | 第38-39页 |
| ·样品预处理 | 第3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9-62页 |
| ·固相微萃取纤维的选择 | 第39-40页 |
| ·溶剂延迟时间的确定 | 第40页 |
| ·解析温度的选择 | 第40-41页 |
| ·载气流速的选择 | 第41页 |
| ·萃取温度的选择 | 第41页 |
| ·萃取时间的选择 | 第41-42页 |
| ·无机盐用量的选择 | 第42-43页 |
| ·解析时间的确定 | 第43页 |
| ·柱温的选择 | 第43-45页 |
| ·接口温度的选择 | 第45页 |
| ·质谱测定方式的选择 | 第45-51页 |
| ·进样方式的选择 | 第51页 |
| ·最佳实验条件 | 第51-52页 |
| ·标准曲线和检出限 | 第52-55页 |
| ·样品测定 | 第55-56页 |
| ·精密度与回收率实验 | 第56-61页 |
| ·标准溶液稳定性 | 第61-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 第4章 结论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