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对蒙古国留学生的“一点(儿)”和“有点(儿)”偏误研究--以锡林浩特职业学院蒙古国初级水平留学生为例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引言第10-16页
    (一)选题来源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第11-14页
        1.本体研究现状第11-13页
        2.对外汉语角度的“一点儿”和“有点儿”研究第13-14页
    (三)研究方法第14-16页
        1.文献研究法第14页
        2.调查法第14页
        3.归纳法第14-15页
        4.对比法第15-16页
一、《发展汉语·初级综合(1)》中“一点儿”和“有点儿”概述第16-18页
二、“一点(儿)”和“有点(儿)”的本体研究第18-25页
    (一) 有关“一点(儿)”的本体研究第18-21页
        1.“一点(儿)”的语义及词性第18页
        2.“一点(儿)”的语法使用规则第18-21页
    (二)有关“有点(儿)”的本体研究第21-23页
        1.“有点儿”的语义及词性第21页
        2.“有点儿”语法方面的使用规则第21-22页
        3.“一点儿”与“有点儿”的相互转化第22-23页
    (三)“一点儿”和“有点儿”使用异同点第23-25页
        1.词义、词性方面的异同点第23-24页
        2.否定句中使用的异同点第24-25页
三、对蒙古国留学生的“一点(儿)”、“有点(儿)”偏误调查第25-34页
    (一)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第25页
    (二)调查问卷设计及内容第25-26页
    (三)调查问卷选择题部分偏误统计情况第26-27页
    (四)调查问卷造句部分统计情况第27-30页
        1.数据的收集与统计第27-28页
        2.蒙古国留学生造句出现偏误的类型第28-30页
    (五)偏误句产生的原因分析第30-34页
        1.母语负迁移现象第30-31页
        2.“一点儿”对“有点儿”的影响第31-32页
        3.实践频率低导致学习效果不佳第32-34页
四、针对蒙古国初级水平留学生“一点(儿)”和“有点(儿)”的教学实践对策第34-38页
    (一)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本体研究成果第34-35页
    (二)引导留学生掌握汉语语法规则第35-37页
        1.“一点儿”的用法第35-36页
        2.“有点儿”的用法第36页
        3.“一点儿”和“有点儿”的对比第36-37页
    (三)课堂上创设情境,增加知识点的练习机会第37-38页
五、关于“一点(儿)”和“有点(儿)”的教学建议第38-44页
    (一)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本体概念第38-39页
    (二)做好偏误应对的准备第39-40页
    (三)培养留学生的汉语思维习惯第40-41页
    (四)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增加练习机会第41-44页
        1. 帮助有能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第41-42页
        2. 重视课后练习,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第42-43页
        3. 在日常交际中时时引导对话第43-44页
结语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附录:调查问卷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级蒙古国留学生汉语声调学习的实验研究及教学建议
下一篇:蒙古国留学生汉语方位词习得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以新HSK(四级)考试大纲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