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汉语零基础学生的汉字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以韩国光州金龟初中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一、汉字在韩国中学的教学现状 | 第9-10页 |
二、汉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理论 | 第11-14页 |
一、“六书”理论 | 第11-12页 |
二、部件教学理论 | 第12-13页 |
三、文化导入理论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一、文献法 | 第14页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14页 |
三、偏误分析法 | 第14页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1页 |
第一节 汉字认知与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汉字偏误方面的研究成果 | 第17-18页 |
第三节 韩国汉字偏误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 | 第18-19页 |
第四节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法方面的研究成果 | 第19-21页 |
第三章 韩国金龟初中学生汉字学习整体情况调查 | 第21-30页 |
第一节 问卷调查情况 | 第21页 |
第二节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与结论 | 第21-30页 |
一、调查问卷之学生 | 第21-24页 |
二、调查问卷之教师 | 第24-28页 |
三、得出结论 | 第28-30页 |
第四章 韩国学生的汉字偏误分析 | 第30-41页 |
第一节 偏误类型 | 第30-37页 |
一、笔顺偏误 | 第30-31页 |
二、笔画偏误 | 第31-35页 |
三、部件偏误 | 第35-36页 |
四、别字 | 第36-37页 |
第二节 产生偏误的原因 | 第37-41页 |
一、表面原因 | 第37-39页 |
二、深层次原因 | 第39-41页 |
第五章 韩国汉语零基础学生汉字教学策略 | 第41-47页 |
第一节 笔顺教学 | 第41-42页 |
一、笔顺跟随展示法 | 第41页 |
二、列举笔顺法 | 第41-42页 |
三、笔顺指认法 | 第42页 |
第二节 笔画教学 | 第42-43页 |
一、笔画组字法 | 第42-43页 |
二、增减笔画法 | 第43页 |
三、说笔画名称 | 第43页 |
四、数笔画 | 第43页 |
第三节 汉字释源教学 | 第43-44页 |
一、画图法 | 第44页 |
二、依形解字 | 第44页 |
第四节 俗字源教学 | 第44-45页 |
第五节 部件教学 | 第45-46页 |
一、部件拆分练习 | 第45页 |
二、给出部件写汉字 | 第45-46页 |
三、归纳总结,提高学生记忆汉字的能力 | 第46页 |
四、采取鼓励教学模式 | 第46页 |
第六节 对比分析教学 | 第46-47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A 韩国汉字学习调查问卷之教师 | 第50-52页 |
附录B 汉字调查问卷之学生 | 第52-54页 |
后记 | 第54-56页 |
个人简历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