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制备高功能性醇法浓缩蛋白的研究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1 引言 | 第11-22页 |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 ·大豆浓缩蛋白的简介 | 第11-16页 |
| ·大豆浓缩蛋白的组成 | 第11-13页 |
| ·大豆浓缩蛋白的生产 | 第13-14页 |
| ·大豆浓缩蛋白的应用 | 第14-15页 |
| ·大豆浓缩蛋白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 ·大豆浓缩蛋白的功能性质 | 第16-18页 |
| ·大豆浓缩蛋白的溶解度 | 第16页 |
| ·大豆浓缩蛋白的黏度 | 第16-17页 |
| ·大豆浓缩蛋白的乳化性 | 第17页 |
| ·大豆浓缩蛋白的凝胶性 | 第17-18页 |
| ·大豆浓缩蛋白的改性方法 | 第18-20页 |
| ·物理改性 | 第19页 |
| ·化学改性 | 第19-20页 |
| ·酶法改性 | 第20页 |
| ·基因改性 | 第20页 |
| ·球磨机的简介 | 第20-21页 |
|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课题的来源 | 第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1页 |
|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第22-23页 |
|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 ·主要设备及分析仪器 | 第23页 |
| ·实验方法 | 第23-31页 |
| ·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23-24页 |
| ·利用球磨处理提高大豆浓缩蛋白乳化性的研究 | 第24-26页 |
| ·球磨改性机理的研究 | 第26页 |
| ·复配型大豆浓缩蛋白凝胶性的研究 | 第26-27页 |
| ·固态制备功能性醇法浓缩蛋白工艺的确定 | 第27-28页 |
| ·功能性醇法浓缩蛋白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 第28-31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55页 |
| ·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理化性质分析 | 第31-32页 |
| ·醇法大豆浓缩蛋白感官评价 | 第31页 |
| ·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理化指标 | 第31-32页 |
| ·利用球磨处理提高大豆浓缩蛋白乳化性的研究 | 第32-36页 |
| ·球磨改性单因素试验 | 第32-34页 |
| ·球磨改性正交试验 | 第34-35页 |
| ·球磨改性最佳工艺条件验证实验 | 第35-36页 |
| ·球磨改性机理的研究 | 第36-39页 |
| ·凝胶电泳 | 第36-37页 |
| ·蛋白质粒度的测定 | 第37-38页 |
| ·电镜扫描 | 第38-39页 |
| ·复配型大豆浓缩蛋白凝胶性的研究 | 第39-50页 |
| ·单因素试验 | 第39-47页 |
| ·复配试验 | 第47-48页 |
| ·正交试验确定复配最佳配方 | 第48-50页 |
| ·固态制备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工艺的确定 | 第50页 |
| ·功能性醇法浓缩蛋白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 第50-55页 |
| ·感官指标对比 | 第50-51页 |
| ·质构指标对比 | 第51-55页 |
| 4 讨论 | 第55-56页 |
| ·球磨机的研究 | 第55页 |
| ·球磨处理提高醇法浓缩蛋白乳化稳定性的研究 | 第55页 |
| ·增稠剂与大豆浓缩蛋白凝胶机理的研究 | 第55页 |
| ·建立产业化生产 | 第55-56页 |
| 5 结论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