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3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乳酸菌的定义和分类 | 第11-12页 |
| ·乳酸菌的定义 | 第11-12页 |
| ·乳酸菌的分类和著名菌种 | 第12页 |
| ·乳酸菌产生的细菌素 | 第12-14页 |
| ·细菌素的定义和生物学意义 | 第12-13页 |
| ·乳酸菌细菌素的分类 | 第13-14页 |
| ·乳酸菌的质粒和细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定位 | 第14-15页 |
| ·乳酸菌的质粒 | 第14页 |
| ·细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定位 | 第14-15页 |
| ·影响细菌素合成的因素 | 第15-16页 |
| ·培养基成分对细菌素产生的影响 | 第15-16页 |
| ·有机成分对细菌素产生的影响 | 第16页 |
| ·乳酸菌细菌素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 ·菌株筛选 | 第17页 |
| ·一般特性研究 | 第17页 |
| ·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17-18页 |
| ·应用性研究 | 第18-19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 ·菌株筛选 | 第19-20页 |
| ·异源表达 | 第20-21页 |
| ·应用性研究 | 第21页 |
| ·细菌素的发展趋势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强抑菌性乳酸菌的筛选 | 第23-26页 |
|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 ·实验方法 | 第24页 |
| ·样品制备 | 第24页 |
| ·样品稀释 | 第24页 |
| ·强抑菌性乳酸菌的筛选 | 第24页 |
|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24-25页 |
| ·强抑菌性乳酸菌的筛选 | 第24-25页 |
| ·讨论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确定及细菌素合成基因的定位 | 第26-32页 |
|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 ·有机酸的排除 | 第27页 |
| ·过氧化氢作用的排除 | 第27页 |
| ·蛋白酶解检测 | 第27页 |
| ·产细菌素乳酸菌的质粒提取 | 第27-28页 |
| ·质粒的检测 | 第28页 |
|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28-30页 |
| ·有机酸的排除 | 第28-29页 |
| ·过氧化氢的排除和蛋白酶检测 | 第29-30页 |
| ·15d 菌的质粒提取 | 第30页 |
| ·讨论 | 第30-32页 |
| 第四章 产细菌素乳酸菌15D 菌的鉴定 | 第32-45页 |
| ·实验材料 | 第32-34页 |
| ·实验方法 | 第34-38页 |
| ·形态学观察 | 第34页 |
| ·理化试验 | 第34-35页 |
| ·15d 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35-38页 |
| ·15d 菌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35-36页 |
| ·PCR 扩增 | 第36页 |
| ·目的DNA 的切胶纯化 | 第36-37页 |
| ·目的DNA 与pGEM-T easy 载体连接 | 第37页 |
| ·转化大肠杆菌DH5α | 第37-38页 |
| ·菌落PCR | 第38页 |
| ·目的DNA 序列测定和分析 | 第38页 |
|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38-42页 |
| ·形态学鉴定结果 | 第38-39页 |
| ·理化鉴定结果 | 第39页 |
| ·分子鉴定结果 | 第39-42页 |
| ·15d 菌基因组DNA 提取结果 | 第40页 |
| ·PCR 扩增结果 | 第40页 |
| ·目的DNA 切胶纯化结果 | 第40页 |
| ·转化大肠杆菌结果 | 第40-41页 |
| ·菌落PCR 结果 | 第41页 |
| ·目的DNA 序列测定和分析 | 第41-42页 |
| ·DNA 序列分析 | 第42页 |
| ·讨论 | 第42-45页 |
| 第五章 产细菌素乳酸菌发酵培养基的响应面优化 | 第45-53页 |
| ·实验材料 | 第45页 |
| ·实验方法 | 第45-47页 |
| ·上清液的制备 | 第45页 |
| ·抑菌活性的测定 | 第45页 |
| ·Plackett-Burman 试验 | 第45页 |
| ·全因子中心组合试验设计 | 第45-47页 |
|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47-51页 |
| ·Plackett-Burman 试验 | 第47-48页 |
| ·全因子中心组合试验 | 第48-51页 |
| ·模型建立及显著性检验 | 第48-51页 |
| ·因子两两交互作用影响细菌素抑菌效果的响应面分析 | 第51页 |
| ·讨论 | 第51-53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个人简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