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食品化学论文

新型酯型儿茶素的设计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缩写术语表第11-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5页
    1.1 儿茶素的概述第15-17页
        1.1.1 儿茶素简介第15页
        1.1.2 儿茶素的生物学活性第15-16页
        1.1.3 儿茶素化学修饰的研究进展第16-17页
    1.2 植物甾醇的概述第17-18页
        1.2.1 植物甾醇简介第17-18页
        1.2.2 植物留醇化学修饰的研究进展第18页
    1.3 L-半胱氨酸的概述第18-20页
        1.3.1 L-半胱氨酸简介第18-19页
        1.3.2 L-半胱氨酸化学修饰的研究进展第19-20页
    1.4 油脂氧化第20-22页
        1.4.1 油脂氧化类型及氧化机理第20-21页
        1.4.2 油脂抗氧化剂第21-22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第22-25页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2-23页
        1.5.2 研究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β-谷甾醇儿茶素酯的合成研究第25-37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5-28页
        2.2.1 试剂与仪器第25-26页
        2.2.2 实验方法第26-28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8-36页
        2.3.1 β-谷甾醇儿茶素酯的合成路线研究第28-29页
        2.3.2 产物分子质量测定第29-32页
        2.3.3 产物的FT-IR分析第32页
        2.3.4 产物的NMR分析第32-34页
        2.3.5 产物的UPLC分析第34-35页
        2.3.6 产物的DSC分析第35-36页
    2.4 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β-谷甾醇儿茶素酯抗脂质氧化能力研究第37-48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7-40页
        3.2.1 试剂与仪器第37-38页
        3.2.2 实验方法第38-4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0-46页
        3.3.1 各物质的油水分配系数loP第40页
        3.3.2 β-谷甾醇儿茶素酯在W/O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第40-43页
        3.3.3 β-谷甾醇儿茶素酯在O/W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第43-44页
        3.3.4 β-谷甾醇儿茶素酯在脂质体模型中的抗氧化活性第44-46页
    3.4 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L-半胱氨酸儿茶素酯的合成研究第48-56页
    4.1 引言第48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48-51页
        4.2.1 仪器与试剂第48-49页
        4.2.2 试验方法第49-5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1-55页
        4.3.1 L-半胱氨酸儿茶素酯的合成路线研究第51页
        4.3.2 产物分子质量测定第51-53页
        4.3.3 产物的FT-IR分析第53-54页
        4.3.4 产物的NMR分析第54页
        4.3.5 产物的UPLC分析第54-55页
    4.4 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L-半胱氨酸儿茶素酯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第56-65页
    5.1 引言第56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56-58页
        5.2.1 仪器与试剂第56页
        5.2.2 试验方法第56-58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8-63页
        5.3.1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第58-59页
        5.3.2 脂质体体系中抗脂质氧化能力第59-60页
        5.3.3 O/W体系中抗脂质氧化能力第60-61页
        5.3.4 LDL模型中抗脂质氧化能力第61-62页
        5.3.5 加速氧化模型中抗脂质氧化能力第62-63页
    5.4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六章 水溶性多酚化合物被动扩散模型的建立第65-76页
    6.1 引言第65页
    6.2 材料与方法第65-68页
        6.2.1 试剂与仪器第65-66页
        6.2.2 实验方法第66-68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68-75页
        6.3.1 多酚漆酶氧化产物最佳吸收波长的选择第68-69页
        6.3.2 水溶液中多酚漆酶氧化动力学研究第69-70页
        6.3.3 氟化钾对漆酶的活性抑制作用第70-71页
        6.3.4 漆酶脂质体的表征第71-75页
    6.4 结论第75-76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7.1 本论文主要结论第76-77页
    7.2 后续研究与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4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虑节点域影响的钢空腹夹层板静力分析
下一篇:蘑菇罐头原料及加工工艺上常用的农药残留控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