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初中级水平外国留学生汉语兼语句习得与教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4页
    0.1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第8页
    0.2 研究思路第8-9页
    0.3 研究方法第9页
    0.4 理论基础第9-10页
    0.5 研究综述第10-14页
        0.5.1 关于兼语句的本体研究第10-11页
        0.5.2 关于兼语句的习得和教学研究第11-14页
1 兼语句的句法、语义、语用研究第14-25页
    1.1 关于兼语句的定义和分类第14-16页
        1.1.1 兼语句的定义第14页
        1.1.2 兼语句的分类第14-16页
    1.2 兼语句的句法分析第16-17页
        1.2.1 兼语句的基本结构第16页
        1.2.2 兼语句的构成成分第16-17页
    1.3 兼语句的语义分析第17-22页
        1.3.1 兼语句语义结构分析第18-20页
        1.3.2 兼语句中VP的语义分析第20-22页
        1.3.3 NP的语义分析第22页
    1.4 兼语句的语用分析第22-25页
        1.4.1 主题与述题第22-23页
        1.4.2 话题焦点第23页
        1.4.3 语气第23-25页
2 留学生兼语句习得情况分析第25-34页
    2.1 留学生兼语句习得情况的总体分析第25-27页
        2.1.1 留学生兼语句习得的调查与统计第25-26页
        2.1.2 留学生兼语句的习得顺序分析第26-27页
    2.2 留学生兼语句习得偏误情况分析第27-32页
        2.2.1 句法结构不完整第27-30页
        2.2.2 语义指向错误第30-31页
        2.2.3“语用”选择不当第31-32页
    2.3 留学生兼语句习得偏误原因分析第32-34页
        2.3.1 知识层面第32-33页
        2.3.2 教学者层面第33页
        2.3.3 学习者层面第33-34页
3 留学生兼语句的教学建议第34-41页
    3.1 使令类兼语句的教学建议第35-36页
    3.2 有无类兼语句的教学建议第36-37页
    3.3 称呼类兼语句的教学建议第37-38页
    3.4 喜怒类兼语句的教学建议第38-39页
    3.5 交接类兼语句的教学建议第39-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附录第44-46页
致谢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字象似性分析及其应用于对外汉字教学问题探讨
下一篇:泰国东北部汉语教育历史和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