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食用油脂加工工业论文--各种食用油论文--植物油论文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构建植物油品质鉴别体系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缩略语注释第11-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1页
    1.1 化学成分第12-14页
        1.1.1 脂肪酸第12-13页
        1.1.2 维生素E第13页
        1.1.3 多酚第13页
        1.1.4 甾醇第13页
        1.1.5 无机成分第13-14页
    1.2 分析方法第14-18页
        1.2.1 理化方法第14-15页
        1.2.2 气相色谱法、气质联用法第15-16页
        1.2.3 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法第16-17页
        1.2.4 核磁共振波谱法第17页
        1.2.5 光谱法第17-18页
    1.3 化学计量学第18-19页
    1.4 指纹图谱技术第19页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9页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2章 茶油及菜籽油营养物质的研究第21-35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1-23页
        2.2.1 材料第21-22页
        2.2.2 实验试剂第22-23页
        2.2.3 实验仪器第23页
    2.3 实验方法第23-27页
        2.3.1 茶油及菜籽油中维生素E含量的测定第23-24页
        2.3.2 茶油及菜籽油中脂肪酸含量的测定第24-26页
        2.3.3 茶油及菜籽油中总酚含量的测定第26-27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27-34页
        2.4.1 茶油及菜籽油中维生素E含量的分析第27-30页
        2.4.2 茶油及菜籽油中脂肪酸含量的分析第30-33页
        2.4.3 茶油及菜籽油中总酚含量的分析第33-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茶油及菜籽油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第35-49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35-36页
        3.2.1 材料第35页
        3.2.2 实验试剂第35-36页
        3.2.3 实验仪器第36页
    3.3 实验方法第36-37页
        3.3.1 样品前处理条件第36页
        3.3.2 色谱条件第36页
        3.3.3 质谱条件第36-37页
        3.3.4 挥发性成分保留指数的测定第37页
        3.3.5 数据处理第37页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7-47页
        3.4.1 茶油及菜籽油挥发性成分的SPME-GC-MS分析第37-43页
        3.4.2 茶油及菜籽油的主成分分析第43-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4章 茶油及菜籽油液相、气相指纹图谱的建立第49-58页
    4.1 引言第49页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49-50页
        4.2.1 材料第49页
        4.2.2 实验试剂第49页
        4.2.3 实验仪器第49-50页
    4.3 实验方法第50-51页
        4.3.1 样品制备第50页
        4.3.2 气相色谱测定方法第50页
        4.3.3 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第50页
        4.3.4 茶油及菜籽油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第50-51页
    4.4 结果分析第51-57页
        4.4.1 茶油及菜籽油GC指纹图谱的建立第51-54页
        4.4.2 茶油及菜籽油UPLC指纹图谱的建立第54-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茶油及菜籽油化学成分的UPLC-Q-TOF/MS分析第58-73页
    5.1 引言第58页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58-59页
        5.2.1 材料第58页
        5.2.2 实验试剂第58-59页
        5.2.3 实验仪器第59页
    5.3 实验方法第59-60页
        5.3.1 样品的制取第59页
        5.3.2 色谱条件第59-60页
        5.3.3 质谱条件第60页
        5.3.4 数据处理第60页
    5.4 结果与分析第60-71页
        5.4.1 茶油及菜籽油UPLC-Q-TOF/MS分析第60-62页
        5.4.2 化学计量学分析第62-71页
    5.5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3-75页
    6.1 结论第73-74页
    6.2 展望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构建赣南脐橙产地溯源体系
下一篇:功能主义视角下南京儿童茶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