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基于语音技术的多模态汉语双字调教学研究--以韩国世翰大学孔子学院汉语学习者为例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一、引言第8-14页
    (一)选题缘由第8页
    (二)基于语音技术的多模态汉语双字调教学研究综述第8-12页
        1.多模态二语语音习得研究第8-9页
        2.语音分析技术在汉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第9-10页
        3.韩国汉语学习者单字调及双字调偏误实验研究第10-12页
    (三)研究方法第12页
    (四)本文研究意义、创新及不足第12-14页
二、基于语音技术的韩国汉语学习者双字调教学实验设计第14-23页
    (一)实验对象第14-15页
    (二)实验设备及地点第15-16页
    (三)实验时间第16页
    (四)实验材料第16-17页
    (五)实验步骤第17-23页
        1.语音采集第17-18页
        2.语音数据处理第18-21页
        3.语音分析结果的反馈第21-23页
三、韩国成人汉语学习者双字调偏误及教学效果分析第23-49页
    (一)第一音节为阴平的双音节词偏误及教学效果分析第24-31页
        1.“阴平+阴平”组合的偏误及教学效果分析第24-26页
        2.“阴平+阳平”组合的偏误及教学效果分析第26-27页
        3.“阴平+上声”组合的偏误及教学效果分析第27-29页
        4.“阴平+去声”组合的偏误及教学效果分析第29-31页
    (二)第一音节为阳平的双音节词偏误及教学效果分析第31-37页
        1.“阳平+阴平”组合的偏误及教学效果分析第31-32页
        2.“阳平+阳平”组合的偏误及教学效果分析第32-34页
        3.“阳平+上声”组合的偏误及教学效果分析第34-35页
        4.“阳平+去声”组合的偏误及教学效果分析第35-37页
    (三)第一音节为上声的双音节词偏误及教学效果分析第37-42页
        1.“上声+阴平”组合的偏误及教学效果分析第37-38页
        2.“上声+阳平”组合的偏误及教学效果分析第38-40页
        3.“上声+去声”组合的偏误及教学效果分析第40-41页
        4.“双上声”组合的偏误.及教学效果分析第41-42页
    (四)第一音节为去声的双音节词偏误及教学效果析第42-49页
        1.“去声+阴平”组合的偏误及教学效果分析第42-44页
        2.“去声+阳平”组合的偏误及教学效果分析第44-45页
        3.“去声+上声”组合的偏误及教学效果分析第45-46页
        4.“去声+去声”组合的偏误及教学效果分析第46-49页
四、语音技术在韩国成人汉语学习者双字调教学中的有效性分析第49-54页
    (一)学生发音的评价标准第49-50页
    (二)历次声调测评的总成绩分布及学生习得特点第50-54页
        1.被测者成绩有明显波动第50页
        2.阴平和去声掌握最好,存在用阴平和去声代替其他声调的现象第50-51页
        3.学习者存在明显的双字调习得的高原期第51-52页
        4.学习者的双字调习得高原期属于暂时性化石化第52-54页
五、把语音分析技术引入双字调多模态教学的可行性分析第54-57页
    (一)语音分析设备方面第54页
    (二)课堂操作方面第54-55页
    (三)测评材料方面第55页
    (四)发音评价方面第55-57页
六、结语第57-58页
注释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附录第61-70页
致谢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析“汉语桥”选手副语言的运用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下一篇:针对韩国非正规学习者汉语教学调查研究--以京畿道新葛高中汉语兴趣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