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法国初级汉语水平学生塞音习得实验分析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1-14页
    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2. 研究问题和方法第12-13页
    3. 研究意义第13-14页
第一章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的相关理论和实验研究综述第14-22页
    1.1 理论基础第14-17页
        1.1.1 语音格局理论第14页
        1.1.2 中介语理论第14-15页
        1.1.3 迁移理论第15-16页
        1.1.4 普遍语法理论第16-17页
    1.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的声学实验研究综述第17-22页
        1.2.1 声调第17-18页
        1.2.2 元音第18-19页
        1.2.3 辅音第19-20页
        1.2.4 研究存在的问题第20-22页
第二章 实验设计和方法第22-29页
    2.1 被试的选择第22-23页
    2.2 测试字表的设计第23-24页
    2.3 实验过程和方法第24-29页
        2.3.1 所需的声学参量第24-27页
        2.3.2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第27-29页
第三章 汉法塞音的对比第29-33页
第四章 法国学习者汉语塞音习得准确性集中性分析第33-38页
    4.1 实验任务第33-34页
        4.1.1 塞音的习得顺序第33页
        4.1.2 塞音的系统性考察第33-34页
    4.2 准确性分析第34-35页
        4.2.1 准确性的测量方法第34页
        4.2.2 法国初级汉语水平学习者和汉语母语者发音的准确性比较第34-35页
    4.3 集中性分析第35-38页
        4.3.1 集中性的测量方法第35-36页
        4.3.2 法国初级汉语水平学习者和汉语母语者发音的集中性比较第36-38页
第五章 法国学习者汉语塞音习得系统性分析第38-47页
    5.1 系统性的测量方法第38页
    5.2 法国初级汉语水平学习者发音和汉语母语者发音的系统性比较第38-47页
        5.2.1 个体汉法发音人塞音格局图的对比第38-44页
        5.2.2 整体法汉发音人塞音格局图的对比第44-47页
第六章 学习者习得特点和理论验证第47-51页
    6.1 法国初级汉语水平学习者习得普通话塞音的特点第47页
    6.2 理论验证第47-49页
        6.2.1 证实了Selinker关于中介语的2个假设第47-48页
        6.2.2 证实了新迁移理论和标记性假说第48-49页
    6.3 一点思考第49-51页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附录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V来V去”格式研究
下一篇:《提高自己》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