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食品微生物学论文

雨生红球藻高色素藻株的筛选鉴定及色素积累过程的代谢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前言第9-19页
    1.1 虾青素和雨生红球藻第9-13页
        1.1.1 虾青素第9页
        1.1.2 虾青素的来源第9-10页
        1.1.3 雨生红球藻第10-13页
    1.2 诱变育种第13-16页
        1.2.1 化学诱变第13-15页
        1.2.2 物理诱变第15页
        1.2.3 生物诱变第15-16页
    1.3 代谢组学第16-18页
        1.3.1 代谢组学概述第16-17页
        1.3.2 统计学分析方法第17页
        1.3.3 代谢组学的应用第17-18页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8-1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9-36页
    2.1 实验材料第19-23页
        2.1.1 实验藻种第19页
        2.1.2 实验试剂第19-20页
        2.1.3 主要实验仪器第20-21页
        2.1.4 培养基第21页
        2.1.5 溶液的配置第21-23页
    2.2 实验方法第23-36页
        2.2.1 雨生红球藻细胞的培养和胁迫条件第23页
        2.2.2 色素的提取及含量的测定第23-26页
        2.2.3 雨生红球藻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第26页
        2.2.4 抗氧化酶活的测定第26-27页
        2.2.5 可溶性蛋白的测定第27-29页
        2.2.6 显微镜观察第29页
        2.2.7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第29-32页
        2.2.8 胞内小分子代谢物的提取及分析方法第32-34页
        2.2.9 胞内脂肪酸的提取及分析方法第34-36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6-70页
    3.1 雨生红球藻藻株的诱变选育第36-39页
        3.1.1 植板密度第36页
        3.1.2 甲基磺酸乙酯诱变致死率曲线第36-37页
        3.1.3 生长速率较快藻株的筛选第37-38页
        3.1.4 小结第38-39页
    3.2 诱变株细胞生理生化性质的研究第39-54页
        3.2.1 抗氧化酶活(SOD、CAT)的变化第39-43页
        3.2.2 细胞壁的形态变化第43-45页
        3.2.3 虾青素含量的变化第45-48页
        3.2.4 细胞胞内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第48-51页
        3.2.5 虾青素合成途径关键基因相对转录水平的变化第51-54页
        3.2.6 小结第54页
    3.3 雨生红球藻不同生长时期的代谢变化第54-70页
        3.3.1 不同时期细胞形态的变化第54-55页
        3.3.2 不同时期细胞内色素含量的变化第55-56页
        3.3.3 胞内小分子代谢物的检测与定量分析第56-58页
        3.3.4 主成分分析(PCA)第58-59页
        3.3.5 偏最小二乘分析(PLS)第59-61页
        3.3.6 层次聚类分析(HCA)第61-62页
        3.3.7 与氨基酸、脂肪酸相关的胞内代谢物的变化第62-67页
        3.3.8 保护性代谢物的变化第67-68页
        3.3.9 小结第68-70页
4 结论第70-71页
5 展望第71-72页
6 参考文献第72-81页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81-82页
8 致谢第82-83页
9 附录第83-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分子量ε-聚-L-赖氨酸对酿酒酵母抑菌机制的研究
下一篇:低产尿素葡萄酒酵母菌株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