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4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8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第8-12页 |
1.国内研究概况 | 第8-11页 |
2.国外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三)理论基础 | 第12页 |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研究目的 | 第12页 |
2.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五)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13-14页 |
1.研究方法 | 第13页 |
2.语料来源 | 第13-14页 |
一、汉韩同形异义词的界定、分类与产生原因 | 第14-20页 |
(一)汉韩同形异义词的界定 | 第14页 |
1.同形异义词的含义 | 第14页 |
2.汉韩同形异义词 | 第14页 |
(二)汉韩同形异义词的分类 | 第14-17页 |
1.完全同形异义词 | 第15页 |
2.部分同形异义词 | 第15-17页 |
(三)汉韩同形异义词的产生原因 | 第17-20页 |
1.汉韩同形异义词产生的外因 | 第17-18页 |
2.汉韩同形异义词产生的内因 | 第18-20页 |
二、新HSK四级汉韩同形异义词的统计 | 第20-37页 |
(一)新HSK四级同形异义词与韩语的选定标准 | 第20页 |
(二)新HSK四级的同形异义词与韩语统计 | 第20-21页 |
(三)新HSK四级汉韩语同形异义词词义对比 | 第21-29页 |
1.韩语词义是韩语词义的引申 | 第21-23页 |
2.韩语词义比汉语词义义项增多 | 第23-24页 |
3.韩语词义比汉语词义义项减少 | 第24-27页 |
4.韩语词义与汉语词义本义相同引申义不同 | 第27-29页 |
(四)新HSK四级汉韩语同形异义词词性对比分析 | 第29-37页 |
三、韩国学生新HSK四级同形异义词调查及偏误分析 | 第37-41页 |
(一)进行汉韩同形异义词调查的必要性 | 第37页 |
(二)汉韩同形异义词的调查问卷说明 | 第37页 |
(三)韩国学生新HSK四级同形异义词偏误分析 | 第37-41页 |
1.偏误现象出现频率较低的汉韩同形异义词的偏误分析 | 第38-39页 |
2.偏误现象出现频率较高的汉韩同形异义词的偏误分析 | 第39-41页 |
四、新HSK四级汉韩语同形异义词的教学策略 | 第41-51页 |
(一)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汉韩同形异义词教学 | 第41-47页 |
1.通过阅读文章进行练习 | 第41-42页 |
2.通过讲述故事进行练习 | 第42-43页 |
3.利用词性差异进行练习 | 第43-44页 |
4.利用补充资料进行有效练习 | 第44-47页 |
(二)采取多样化的练习方式促进汉韩同形异义词教学 | 第47-48页 |
1.学生要加强课内的汉韩同形异义词的练习 | 第47页 |
2.学生要加强课外的汉韩同形异义词的练习 | 第47-48页 |
(三)选择重要词汇促进汉韩同形异义词教学 | 第48-51页 |
1.将词汇分为易中难三个等级 | 第48-49页 |
2.教学内容安排要由浅入深 | 第49页 |
3.讲解时注意比较分析,总结出同形异义词的异同点 | 第49-50页 |
4.多举办同形异义词教学活动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