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甜型无醇葡萄酒生产技术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1.1 葡萄酒概述 | 第8-9页 |
1.1.1 国内外葡萄酒产业发展概况 | 第8页 |
1.1.2 宁夏葡萄酒产业现状与发展优势 | 第8-9页 |
1.2 无醇葡萄酒概述 | 第9页 |
1.2.1 无醇葡萄酒 | 第9页 |
1.3 无醇葡萄酒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1.5 主要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低醇半甜型葡萄原酒的酿造 | 第11-17页 |
2.1 引言 | 第11页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11页 |
2.2.1 材料与试剂 | 第11页 |
2.2.2 仪器与设备 | 第11页 |
2.3 测定方法 | 第11-14页 |
2.3.1 葡萄酒酒精度的测定 | 第11-12页 |
2.3.2 葡萄酒总酸的测定 | 第12-13页 |
2.3.3 葡萄酒挥发酸的测定 | 第13页 |
2.3.4 葡萄酒总糖的测定 | 第13-14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14-16页 |
2.4.1 赤霞珠红葡萄酒酿造工艺 | 第14-15页 |
2.4.2 赤霞珠桃红葡萄酒酿造工艺 | 第15页 |
2.4.3 霞多丽白葡萄酒酿造工艺 | 第15-16页 |
2.5 原酒测定结果 | 第1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三章 不同物理脱醇方法的比较 | 第17-25页 |
3.1 引言 | 第17页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17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17页 |
3.2.2 仪器与设备 | 第17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17-20页 |
3.3.1 减压蒸馏法 | 第17-18页 |
3.3.2 反渗透法 | 第18-20页 |
3.3.3 葡萄酒酒精度的测定 | 第20页 |
3.3.4 膜通量的测定方法 | 第20页 |
3.4 感官品评方法 | 第20-21页 |
3.5 结果与分析 | 第21-24页 |
3.5.1 反渗透脱醇参数确定 | 第21-23页 |
3.5.2 减压蒸馏脱醇参数确定 | 第23-2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四章 不同脱醇方法对无醇酒理化指标的影响 | 第25-30页 |
4.1 引言 | 第25页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5页 |
4.2.1 材料与试剂 | 第25页 |
4.2.2 仪器与设备 | 第25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4.3.1 葡萄酒酒精度的测定 | 第25页 |
4.3.2 葡萄酒总酸的测定 | 第25-26页 |
4.3.3 葡萄酒挥发酸的测定 | 第26页 |
4.3.4 葡萄酒总糖的测定 | 第26页 |
4.3.5 葡萄酒游离二氧化硫的测定 | 第26页 |
4.3.6 葡萄酒总二氧化硫的测定 | 第26-27页 |
4.3.7 葡萄酒总酚含量的测定 | 第27页 |
4.3.8 葡萄酒颜色的测定 | 第27页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27-2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五章 不同脱醇方法对无醇酒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第30-47页 |
5.1 引言 | 第30页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0页 |
5.2.1 材料与试剂 | 第30页 |
5.2.2 仪器与设备 | 第30页 |
5.3 挥发性成分的测定 | 第30-31页 |
5.3.1 香气物质的提取 | 第30-31页 |
5.3.2 GC/MS分析条件 | 第31页 |
5.3.3 定性定量方法 | 第31页 |
5.4 结果与分析 | 第31-46页 |
5.4.1 红葡萄酒脱醇前后挥发性成分的比较 | 第31-37页 |
5.4.2 桃红葡萄原酒脱醇前后挥发性成分比较 | 第37-42页 |
5.4.3 白葡萄原酒脱醇前后挥发性成分比较 | 第42-4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第47-48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47页 |
6.2 创新点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