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0 绪论 | 第11-19页 |
0.1 研究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0.1.1 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0.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0.2 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0.2.1 名词语素义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0.2.2 词义与语素义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0.2.3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0.2.4 《等级划分》中词汇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0.3 研究对象 | 第17-19页 |
0.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0.3.2 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1 《等级划分》高级双音节复合名词所涉语素的统计与分析 | 第19-27页 |
1.1 《等级划分》高级双音节复合名词语素的量化与分析 | 第19-23页 |
1.1.1 语素的量化 | 第19-23页 |
1.2 语素的形式功能特点分析 | 第23-27页 |
1.2.1 语素的形式特点 | 第23-25页 |
1.2.2 语素的功能特点 | 第25-27页 |
2 《等级划分》高级双音节复合名词语素义与词义关系类型研究 | 第27-35页 |
2.1 完全透明 | 第27-29页 |
2.2 比较透明 | 第29-31页 |
2.2.1 直接示意 | 第29-30页 |
2.2.2 间接示意 | 第30-31页 |
2.3 比较隐晦 | 第31-32页 |
2.4 完全隐晦 | 第32-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3 《等级划分》高级双音节复合名词构词方式及不透明影响因素研究 | 第35-49页 |
3.1 构词方式 | 第35-42页 |
3.1.1 联合 | 第35-38页 |
3.1.2 偏正 | 第38-39页 |
3.1.3 补充 | 第39-40页 |
3.1.4 动宾 | 第40-41页 |
3.1.5 主谓 | 第41-42页 |
3.2 词义不透明影响因素 | 第42-4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4 对对外汉语教学及词表编纂的建议 | 第49-61页 |
4.1 语素教学法 | 第49-53页 |
4.1.1 理论依据 | 第49-51页 |
4.1.2 教学实践 | 第51-53页 |
4.2 语素教学与整词教学结合 | 第53-55页 |
4.3 以高频词带动低频词 | 第55页 |
4.4 语境猜词法 | 第55-56页 |
4.5 编纂词义透明度词表的建议 | 第56-6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5 结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附件一: 《等级划分》高级双音节复合名词表 | 第68-73页 |
附件二: 《等级划分》高级双音节复合名词所涉语素表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