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外国留学生“非”类取舍句偏误分析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1页
    1.1 研究目的第8页
    1.2 研究意义第8页
    1.3 研究现状第8-10页
        1.3.1 取舍句的本体研究第9页
        1.3.2“非”类句式的汉语本体研究第9页
        1.3.3“非”类取舍句的研究第9-10页
        1.3.4“非”类取舍句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研究第10页
    1.4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10-11页
第2章 “非”类取舍句式的概述第11-24页
    2.1 取舍句的界定第11-12页
    2.2 取舍句的构成成分第12-13页
        2.2.1 取舍主体第12页
        2.2.2 取舍项第12-13页
        2.2.3 取舍标志词第13页
        2.2.4 小结第13页
    2.3“非”类取舍句分析第13-18页
        2.3.1“非”类取舍句语义分析第14页
        2.3.2“非”类取舍句句法特征分析第14-16页
        2.3.3“非”类取舍句的语用条件第16-18页
    2.4“非”类取舍句式的比较第18-22页
        2.4.1“非X不可”与“非得X(不可)”取舍句的比较第18-20页
        2.4.2“非X不可”与“非要X(不可)”取舍句的比较第20-21页
        2.4.3“非得X(不可)”与“非要X(不可)”取舍句的比较第21-22页
    2.5 小结第22-24页
第3章 外国留学生“非”类取舍句的偏误分析第24-43页
    3.1 语料库中留学生的使用情况第24-25页
    3.2 偏误类型分析第25-39页
        3.2.1 标点符号的偏误分析第25-27页
        3.2.2“非”类取舍标记词偏误分析第27-32页
        3.2.3“非”类取舍句式的偏误分析第32-39页
    3.3 偏误原因分析第39-42页
        3.3.1 学习者的原因第39-40页
        3.3.2 教材的编排第40-41页
        3.3.3 教师的教学第41-42页
    3.4 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教学建议第43-47页
    4.1 引入并巩固旧知识第43页
    4.2 创设情境第43-45页
    4.3 进行对比教学第45页
    4.4 标点符号的教学穿插在句型教学中第45-46页
    4.5 完善教材第46-47页
第5章 结语第47-48页
    5.1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47页
    5.2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认知心理学原则下的中级汉语词汇扩展研究
下一篇:韩国大邱东初中汉语教学情况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