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中高级阶段印尼学生汉语标点符号使用偏误情况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3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缘由第8页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8-9页
    第三节 研究综述第9-11页
        一、标点符号的本体研究第9-10页
        二、标点符号中外对比研究第10页
        三、对外汉语背景下的标点符号偏误研究第10-11页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第11页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1-13页
        一、数据统计分析法第12页
        二、文献研究法第12页
        三、对比分析法第12-13页
第一章 汉语与印尼语标点符号的比较第13-24页
    第一节 标点符号的功能概说第13-15页
        一、表示语句的停顿第13-14页
        二、表示语气第14页
        三、标示某些成分的特定性质和作用第14-15页
    第二节 汉语和印尼语标点符号书写形式的比较第15-16页
    第三节 汉语和印尼语标点符号用法上的比较第16-24页
        一、逗号第20页
        二、句号第20-21页
        三、问号第21页
        四、叹号第21页
        五、冒号第21页
        六、分号第21页
        七、引号第21-22页
        八、省略号第22页
        九、破折号第22页
        十、括号第22-23页
        十一、分隔号第23页
        十二、连接号第23-24页
第二章 中高级阶段印尼学生标点符号使用偏误分析第24-42页
    第一节 标点符号使用总体情况考察第24-26页
        一、语料中标点符号使用的统计情况第24-25页
        二、语料中标点符号使用偏误情况统计第25-26页
    第二节 标点符号书写偏误分析第26-32页
        一、书写形式偏误分析第26-31页
        二、书写格式偏误分析第31-32页
    第三节 标点符号使用功能偏误分析第32-42页
        一、误加偏误第33-35页
        二、遗漏偏误第35-36页
        三、误代偏误第36-42页
第三章 中高级阶段印尼学生标点符号使用偏误的原因第42-47页
    第一节 母语、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第42-43页
        一、母语的负迁移第42-43页
        二、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第43页
    第二节 学习者自身的影响第43-44页
    第三节 学习环境的影响第44-47页
        一、教师教学第44-45页
        二、教材第45页
        三、网络环境第45-47页
第四章 对中高级阶段印尼学生汉语标点符号教学的建议第47-50页
    第一节 标点符号教学方面的建议第47-48页
        一、对汉语教师的建议第47-48页
        二、对学习者的建议第48页
    第二节 对教学大纲和汉语教材的建议第48-50页
        一、对教学大纲的建议第48-49页
        二、对汉语教材的建议第49-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后记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柬埔寨留学生汉语语音习得研究--以广西民族大学柬埔寨留学生为考查对象
下一篇:汉泰礼貌用语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