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前言 | 第10-22页 |
·燕麦的简介 | 第10-11页 |
·燕麦的分类与分布 | 第10页 |
·燕麦的营养价值 | 第10-11页 |
·膳食纤维概述 | 第11页 |
·燕麦多糖概述 | 第11-13页 |
·多糖概述 | 第12页 |
·多糖的利用价值 | 第12-13页 |
·燕麦多糖的结构及生理功能 | 第13-17页 |
·β-葡聚糖的结构 | 第13-14页 |
·β-葡聚糖的理化性质 | 第14页 |
·β-葡聚糖的生理功能 | 第14-17页 |
·燕麦多糖的开发利用 | 第17页 |
·燕麦多糖的研究动态 | 第17-20页 |
·燕麦多糖(β-葡聚糖)的提取 | 第17-18页 |
·燕麦多糖(β-葡聚糖)的含量测定 | 第18-19页 |
·燕麦多糖(β-葡聚糖)的构效关系研究 | 第19-20页 |
·选题的意义和内容 | 第20-2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3页 |
·原料、试剂与仪器 | 第22-23页 |
·原料 | 第22页 |
·主要试剂 | 第22页 |
·主要仪器 | 第22-23页 |
·燕麦多糖最佳提取工艺的确定 | 第23-26页 |
·裸燕麦麸皮燕麦多糖(主要为β-葡聚糖)提取工艺 | 第23-24页 |
·燕麦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 | 第24-26页 |
·燕麦多糖的检测 | 第26页 |
·不同前处理方式对燕麦多糖得率 | 第26-28页 |
·蒸煮前处理对燕麦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26-27页 |
·超微粉碎前处理的影响 | 第27页 |
·挤压前处理的影响 | 第27-28页 |
·确定裸燕麦的不同前处理最佳工艺条件 | 第28页 |
·糖、盐等物质对裸燕麦麸皮中β-葡聚糖物理学特性的影响的研究 | 第28-29页 |
·糖、盐等物质对裸燕麦麸皮中β-葡聚糖粘度的影响的研究 | 第28-29页 |
·糖、盐等物质对β-葡聚糖起泡能力及泡沫稳定性的影响的研究 | 第29页 |
·糖、盐等物质对β-葡聚糖水结合能力的影响的研究 | 第29页 |
·燕麦多糖的溶液行为及构象 | 第29-30页 |
·刚果红实验 | 第29-30页 |
·圆二色谱测定 | 第30页 |
·燕麦多糖的电镜观察 | 第30页 |
·燕麦多糖的晶体特性测定 | 第30页 |
·燕麦多糖的差示量热扫描 | 第30页 |
·激光粒度分布 | 第30-31页 |
·不同加工方式处理后的燕麦多糖对小鼠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1-33页 |
·试验用动物 | 第31页 |
·小鼠饲料 | 第31页 |
·试验动物分组与喂养 | 第31页 |
·测定指标 | 第31-33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3-68页 |
·葡萄糖标准曲线 | 第33页 |
·燕麦多糖提取的单因素实验 | 第33-36页 |
·提取时间对燕麦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33-34页 |
·料液比对燕麦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34页 |
·温度对燕麦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34-35页 |
·提取次数对燕麦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35-36页 |
·燕麦多糖提取条件的正交优化实验 | 第36-38页 |
·不同前处理方式对燕麦多糖的得率的影响 | 第38-40页 |
·蒸煮前处理对燕麦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38页 |
·超微前处理对燕麦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挤压前处理对燕麦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不做任何前处理时所得的燕麦多糖的得率 | 第40页 |
·确定不同前处理最佳工艺条件 | 第40页 |
·各前处理样品中燕麦多糖得率比较 | 第40页 |
·糖、盐等物质对不同前处理条件下裸燕麦麸皮中燕麦多糖物理学特性的影响 | 第40-49页 |
·糖、盐等对不同前处理下裸燕麦麸皮中β-葡聚糖流变性影响的研究 | 第40-45页 |
·对起泡能力及泡沫稳定性的影响的测定 | 第45-47页 |
·对水结合能力的影响的测定 | 第47-49页 |
·刚果红实验 | 第49-50页 |
·示差量热扫描(DSC) | 第50-52页 |
·圆二色谱扫描(CD) | 第52-56页 |
·电镜扫描(SEM) | 第56-58页 |
·粒度分布 | 第58-59页 |
·X射线衍射 | 第59-60页 |
·小鼠生长发育实验 | 第60-68页 |
·小鼠体重增长趋势曲线 | 第60-61页 |
·喂养30天后各组小鼠体重增加量 | 第61页 |
·力竭游泳时间的测定 | 第61-63页 |
·脏器指数及脂肪指数 | 第63-66页 |
·肌内脂肪(IMF)含量 | 第66页 |
·丙二醛(MDA)测定 | 第66-68页 |
4 结论 | 第68-69页 |
5 展望 | 第69-70页 |
6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6-77页 |
8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