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汉语能愿动词偏误研究--以《汉语桥》和《世界大不同》口语语料库为中心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绪论 | 第11-2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 第12-14页 |
四、关于留学生能愿动词偏误的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一) 历时平面的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二) 共时平面的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五、本文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一章 语料库的来源与构建 | 第20-23页 |
一、口语语料的来源与构建 | 第20-22页 |
(一) 《汉语桥》简介 | 第20-21页 |
(二) 《世界大不同》简介 | 第21-22页 |
二、HSK书面动态作文语料库介绍 | 第22-23页 |
第二章 能愿动词特征、划分标准及语法功能简介 | 第23-27页 |
一、能愿动词内涵与基本特征 | 第23-24页 |
(一) 能愿动词内涵 | 第23页 |
(二) 能愿动词基本特征 | 第23-24页 |
二、能愿动词的划分标准 | 第24页 |
三、能愿动词的语法结构 | 第24-27页 |
第三章 语料库中能愿动词使用情况统计与分析 | 第27-33页 |
一、口语语料库中能愿动词使用情况统计与分析 | 第27-29页 |
二、HSK语料库中能愿动词使用情况统计与分析 | 第29-31页 |
三、口语和HSK语料库中能愿动词的使用对比分析 | 第31-33页 |
(一) 共性特征 | 第31-32页 |
(二) 差异所在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口语库中能愿动词偏误类别分析 | 第33-52页 |
一、偏误定义与标准 | 第33-34页 |
二、能愿动词偏误类别分析 | 第34-50页 |
(一) 遗漏、省略能愿动词 | 第34-35页 |
(二) 滥用、多用、误用能愿动词 | 第35-37页 |
(三) 能愿动词替代不当 | 第37-38页 |
(四) 能愿动词否定不当 | 第38-41页 |
(五) 能愿动词位置不当 | 第41-43页 |
(六) 能愿动词重叠不当 | 第43-45页 |
(七) 能愿动词的正反式不当 | 第45-46页 |
(八) 能愿动词之间词义相互混淆、矛盾 | 第46-49页 |
(九) 其它偏误 | 第49-50页 |
三、口语库能愿动词偏误统计表 | 第50-52页 |
第五章 能愿动词偏误调查与成因探析 | 第52-71页 |
一、能愿动词偏误调查 | 第52-57页 |
(一) 调研目的与调查问卷的设计理念 | 第52页 |
(二) 调查问卷具体内容(详见附件二) | 第52页 |
(三) 调研统计与分析 | 第52-56页 |
(四) 留学生学习动机、意愿等综合分析 | 第56-57页 |
二、能愿动词偏误成因探析 | 第57-71页 |
(一) 母语负迁移影响分析 | 第60-63页 |
(二) 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影响分析 | 第63-64页 |
(三) 学习策略的影响分析 | 第64-65页 |
(四) 对外教学方式与方法分析 | 第65-67页 |
(五) 教材与《教学大纲》分析 | 第67-71页 |
第六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建议 | 第71-78页 |
一、修订对外汉语教学大纲,改编教材词典 | 第71-72页 |
(一) 统一名词术语,避免理解混乱 | 第71页 |
(二) 统一语法规则,核定词性与类别标准 | 第71页 |
(三) 简明易懂,适应多种需要 | 第71页 |
(四) 分层进阶,形成科学合理体系 | 第71-72页 |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科研水平 | 第72-73页 |
(一)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第72页 |
(二) 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科研水平 | 第72-73页 |
三、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 第73-76页 |
(一) 课堂教学:强基固本,夯实语法基础 | 第73-76页 |
四、课外辅助:巩固成果,改进教学实践 | 第76页 |
五、改进学习策略,提升留学生自学能力 | 第76页 |
六、修订考核标准,完善评估方案 | 第76-78页 |
结语与展望 | 第78-79页 |
一、结语 | 第78页 |
二、展望 | 第78-79页 |
附录 | 第79-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