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论文--现代词汇论文

《围城》的话轮转换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1. 绪论第10-16页
   ·选题依据第10-11页
   ·研究方法第11页
   ·语料来源第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研究现状第12-16页
     ·《围城》有关研究第12-13页
     ·会话分析的相关研究第13-16页
2. 相关的概念和理论第16-21页
   ·话轮的定义第16-17页
   ·话轮的构成第17-19页
     ·由单个的词构成的话轮第17-18页
     ·由短语构成的话轮第18页
     ·由单句构成的话轮第18页
     ·由复句构成的话轮第18页
     ·由句群构成的话轮第18-19页
   ·话轮转换规则第19-20页
   ·涉及到的其他理论第20-21页
3. 《围城》的话轮转换分析第21-32页
   ·《围城》中的话轮转换规则第21-24页
     ·话轮转换规则的遵守和违反第21-24页
   ·《围城》中的话轮转换关联位置第24-25页
   ·选择下一个说话者的方式第25-32页
     ·注视第26页
     ·称呼第26-29页
     ·语境和背景知识第29-30页
     ·参与者自选第30-32页
4. 《围城》中话轮转换的方式第32-41页
   ·常规的话轮转换第32-33页
   ·非常规的话轮转换第33-37页
     ·话轮的急转第33-35页
     ·话轮的慢转第35-36页
     ·话轮的中断第36-37页
   ·造成非常规话轮转换的原因第37-39页
     ·听话者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造成的打断第37-38页
     ·听话者急于反驳说话者所造成的打断第38页
     ·其中一方沉默导致的话轮中断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1页
5. 在《围城》中,影响其中人物对话机制的原因分析第41-51页
   ·合作原则的影响第41-43页
     ·合作原则的内容第41-42页
     ·合作原则在《围城》中的体现第42-43页
   ·礼貌原则的影响第43-45页
     ·礼貌原则的内容第43-44页
     ·礼貌原则在《围城》中的体现第44-45页
   ·关联原则的影响第45-48页
     ·关联的定义第45页
     ·关联原则的内容与演变第45-46页
     ·关联与交际模式第46-47页
     ·关联论在《围城》中的体现第47-48页
   ·顺应论的影响第48-50页
     ·顺应论的发展第48页
     ·顺应论的核心概念第48-49页
     ·顺应论在《围城》中的体现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6.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留学生汉语能愿动词偏误研究--以《汉语桥》和《世界大不同》口语语料库为中心
下一篇: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写作的困难及成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