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干酪加工技术研究
本学位论文受下列基金资助 | 第1-7页 |
图形索引 | 第7-8页 |
表格索引 | 第8-9页 |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1 大豆干酪的研究概况 | 第13-20页 |
·干酪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大豆干酪简介 | 第14页 |
·大豆干酪生产的关键控制点 | 第14-20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20页 |
2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7页 |
第二章 植物乳杆菌70810发酵大豆干酪工艺优化 | 第27-4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2页 |
·材料 | 第28-29页 |
·方法 | 第29-32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32-38页 |
·菌株70810发酵大豆干酪条件的确定 | 第32-38页 |
·配方的优化组合及验证性实验 | 第38页 |
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第三章 植物乳杆菌70810发酵大豆干酪质构优化 | 第41-4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3页 |
·材料 | 第41-42页 |
·方法 | 第42-43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43-47页 |
·Ca~(2+)的添加量对质构的影响 | 第43-44页 |
·抗衡离子的不同对质构的影响 | 第44-47页 |
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第四章 产香白地霉的筛选鉴定及后熟条件的确定 | 第49-6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3页 |
·材料 | 第49-50页 |
·方法 | 第50-53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53-58页 |
·菌株FMY12-1的鉴定 | 第53-56页 |
·霉菌后熟发酵条件的确定 | 第56-58页 |
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第五章 几种大豆干酪的抗氧化特性和营养风味分析 | 第61-9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2-68页 |
·材料 | 第62-63页 |
·方法 | 第63-68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68-87页 |
·抗氧化特性的测定 | 第68-71页 |
·大豆异黄酮的测定 | 第71-76页 |
·微生物指标的测定 | 第76页 |
·理化指标的测定 | 第76-77页 |
·发酵干酪终产品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 第77-79页 |
·大豆干酪的感官评价 | 第79-81页 |
·风味物质的气质联用测定 | 第81-87页 |
3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全文结论 | 第91-93页 |
全文创新点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