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1页 |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0.1.1 研究目的 | 第8页 |
0.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0.2 现有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0.2.1 称呼语的对比研究 | 第9页 |
0.2.2 称呼语的教学研究 | 第9-10页 |
0.3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0.4 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1 汉英称呼语对比分析 | 第11-21页 |
1.1 亲属称呼语 | 第11-13页 |
1.1.1 汉英亲属称呼语的概念及特点 | 第11页 |
1.1.2 汉英亲属称呼语的比较 | 第11-13页 |
1.1.3 汉英亲属称呼语差异的原因 | 第13页 |
1.2 社会称呼语 | 第13-18页 |
1.2.1 汉英社会称呼语的概念及特点 | 第13-14页 |
1.2.2 汉英社会称呼语的比较 | 第14-17页 |
1.2.3 汉英社会称呼语差异的原因 | 第17-18页 |
1.3 谦称和敬称 | 第18-21页 |
1.3.1 谦称和敬城的概念和特点 | 第18页 |
1.3.2 汉英谦称和敬称的比较 | 第18-19页 |
1.3.3 汉英谦称和敬称差异的原因 | 第19-21页 |
2 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称呼语习得问卷调查与偏误分析 | 第21-28页 |
2.1 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称呼语习得问卷调查。 | 第21页 |
2.1.1 调查目的 | 第21页 |
2.1.2 调查对象 | 第21页 |
2.1.3 调查问卷的内容 | 第21页 |
2.1.4 调查实施 | 第21页 |
2.2 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 第21-22页 |
2.2.1 亲属称呼语调查数据分析 | 第21-22页 |
2.2.2 社会称呼语调查数据分析 | 第22页 |
2.2.3 谦称和敬称调查数据分析 | 第22页 |
2.3 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使用称呼语的偏误类型 | 第22-25页 |
2.3.1 语用失误 | 第23-24页 |
2.3.2 学习策略的干扰 | 第24-25页 |
2.4 母语为英语留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 | 第25-28页 |
2.4.1 母语文化的负迁移 | 第25-26页 |
2.4.2 称呼语文化的不同 | 第26页 |
2.4.3 汉语称呼系统的复杂性和不完善性 | 第26-27页 |
2.4.4 目的语的干扰 | 第27页 |
2.4.5 教材的不完善 | 第27-28页 |
3 对外汉语称呼语的教学建议 | 第28-33页 |
3.1 对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建议 | 第28页 |
3.2 对于教师的教学建议 | 第28-31页 |
3.2.1 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分阶段教学 | 第29页 |
3.2.2 找出中英称呼的差异,进行对比教学 | 第29-30页 |
3.2.3 重视文化的作用 | 第30页 |
3.2.4 创造真实的交际情景 | 第30-31页 |
3.3 对于学习者的建议 | 第31-33页 |
3.3.1 改变思维定式 | 第31-32页 |
3.3.2 克服畏难情绪 | 第32页 |
3.3.3 走出课堂,参与社会活动 | 第32-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附录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