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粮食加工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粮食加工工艺论文

乳酸菌发酵消减大米中镉的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2页
    1 大米和重金属镉概述第13-19页
        1.1 大米中重金属污染概况第13-14页
            1.1.1 大米重金属的污染现状第13-14页
            1.1.2 大米重金属镉污染的危害第14页
        1.2 大米中重金属镉的检测方法第14-17页
            1.2.1 前处理方法研究进展第14-15页
            1.2.2 分析检测方法研究进展第15-17页
        1.3 大米及米制品中重金属的消减方法第17-19页
            1.3.1 大米中重金属的分布及存在形态第17-18页
            1.3.2 重金属消减方法研究进展第18页
            1.3.3 发酵对大米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第18-19页
    2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第19-20页
    3 研究内容第20-22页
        3.1 技术路线图第20页
        3.2 试验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二章 湿法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米中重金属镉的条件优化研究第22-3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2-25页
        1.1 试验材料第22页
        1.2 试验试剂第22-23页
        1.3 试验仪器第23页
        1.4 试验方法第23-25页
            1.4.1 镉标准使用液的制备第23页
            1.4.2 基体改进剂的制备与选择第23页
            1.4.3 消解剂的配制与选择第23-24页
            1.4.4 样品的前处理及消解第24页
            1.4.5 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的确定及标准曲线绘制第24页
            1.4.6 镉含量的测定和计算第24-2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5-30页
        2.1 基体改进剂种类和用量的确定第25-26页
        2.2 灰化温度与原子化温度的确定第26-27页
        2.3 标准曲线与检出限第27-28页
        2.4 消化试剂的选择第28-29页
            2.4.1 测定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比较第28页
            2.4.2 加标回收率试验结果的比较第28-29页
            2.4.3 消化时间及试剂空白的比较第29页
        2.5 样品测定第29-30页
    3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乳酸菌发酵消减大米中重金属镉的降镉效果与工艺研究第31-4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1-34页
        1.1 试验材料第32页
        1.2 试验试剂与设备第32页
        1.3 试验方法第32-34页
            1.3.1 乳酸菌发酵消减大米中镉的工艺设计第32-33页
            1.3.2 大米中重金属镉含量的测定与镉消减率的计算第33页
            1.3.3 标准曲线的制作第33页
            1.3.4 发酵菌种的确定第33页
            1.3.5 单因素试验第33-34页
            1.3.6 响应面试验设计及验证性试验第3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4-42页
        2.1 发酵菌种的确定第34-35页
        2.2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5-38页
            2.2.1 大米粉碎粒度对镉的消减率的影响第35-36页
            2.2.2 发酵温度对镉的消减率的影响第36-37页
            2.2.3 发酵时间对镉的消减率的影响第37页
            2.2.4 接种量对镉的消减率的影响第37-38页
        2.3 响应面优化试验第38-42页
            2.3.1 Box-Behnken试验设计第38-39页
            2.3.2 多元二次回归方程的建立及方差分析第39-40页
            2.3.3 响应面交互作用分析第40-42页
            2.3.4 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与验证第42页
    3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乳酸菌发酵消减大米中重金属镉的机理研究第44-5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4-47页
        1.1 试验材料第44页
        1.2 试验试剂与设备第44-45页
        1.3 试验方法第45-47页
            1.3.1 乳酸菌发酵产物对大米脱镉效果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第45-46页
            1.3.2 乳酸体积分数对大米的脱镉效果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第46-47页
            1.3.3 不同种类酸对大米的脱镉效果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第47页
            1.3.4 大米中蛋白质消减与镉消减效果的相关性研究第47页
            1.3.5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第4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7-52页
        2.1 乳酸菌发酵产物对大米脱镉效果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第47-48页
        2.2 乳酸体积分数对大米中镉的消减率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第48-50页
        2.3 不同酸对大米中镉的消减率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第50-51页
        2.4 大米中蛋白质消减与镉消减效果的相关性第51-52页
    3 讨论第52页
    4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五章 酸浸联合乳酸菌发酵技术消减大米中镉的工艺研究第54-6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4-56页
        1.1 试验材料第54页
        1.2 试验试剂与设备第54-55页
        1.3 试验方法第55-56页
            1.3.1 酸浸—发酵消减大米中镉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第55页
            1.3.2 酸液种类的确定第55-56页
            1.3.3 单因素试验第56页
            1.3.4 响应面法试验设计及验证性试验第56页
            1.3.5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56页
            1.3.6 镉含量的测定与镉消减率的计算第56页
            1.3.7 酸浸联合乳酸菌发酵技术处理前后主要金属元素的测定第5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6-65页
        2.1 酸液种类的确定第56-57页
        2.2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7-61页
            2.2.1 酸液浓度对镉的消减效果的比较第57-58页
            2.2.2 浸泡温度对镉的消减效果的比较第58-59页
            2.2.3 浸泡时间对镉的消减效果的比较第59-60页
            2.2.4 液料比对镉的消减效果的比较第60-61页
        2.3 响应面优化试验第61-64页
            2.3.1 响应面试验分析和多元二次回归方程的建立第61-63页
            2.3.2 模型交互作用分析第63-64页
            2.3.3 工艺条件的优化与验证第64页
        2.4 酸浸—发酵技术处理前后大米中主要金属元素的变化第64-65页
    3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6-70页
    1 主要结论第66-68页
        1.1 大米中重金属镉的测定方法第66页
        1.2 乳酸菌发酵消减大米中重金属镉的工艺研究第66-67页
        1.3 乳酸菌发酵消减大米中重金属镉的机理研究第67页
        1.4 酸浸联合乳酸菌发酵技术消减大米中重金属镉的工艺研究第67-68页
    2 论文创新点第68页
    3 研究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7页
致谢第77-78页
作者简介第78页
在读期间学术科研成果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解对槟榔多酚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及多酚协同抗氧化特性研究
下一篇:槟榔生物碱的分离纯化及其热处理工艺参数的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