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本文研究概况 | 第9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1.2 研究内容 | 第9页 |
1.1.3 语料来源 | 第9页 |
1.2 “有vp”句式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古代汉语中“有vp”句式研究 | 第9-10页 |
1.2.2 现代汉语中“有vp”句式研究 | 第10-11页 |
1.2.3 方言中“有vp”句式研究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有vp”句式 | 第12-16页 |
2.1 “有vp”句式的定义 | 第12页 |
2.2 “有vp”句式的结构 | 第12-16页 |
2.2.1 “有+A+有+B”格式 | 第12-13页 |
2.2.2 出现在固定结构中 | 第13页 |
2.2.3 “有+单音节v” | 第13-16页 |
第三章 “有vp”句式的古汉语溯源 | 第16-20页 |
3.1 上古汉语 | 第16-17页 |
3.1.1 “有vp”句式 | 第16页 |
3.1.2 “有+状语v”句式 | 第16页 |
3.1.3 “有v+宾语”句式 | 第16页 |
3.1.4 “有+状语+v+宾语”句式 | 第16页 |
3.1.5 “有+v+补语”句式 | 第16页 |
3.1.6 “有+状语+v+宾语+补语”句式 | 第16页 |
3.1.7 “有+v+宾语+补语”句式 | 第16-17页 |
3.2 中古汉语 | 第17-18页 |
3.2.1 “有vp”句式 | 第17页 |
3.2.2 “有+v+宾语”句式 | 第17页 |
3.2.3 “有+v+补语”句式 | 第17页 |
3.2.4 “有+v+宾语+补语”句式 | 第17-18页 |
3.3 近代汉语 | 第18-20页 |
第四章 “有vp”句式在现代汉语分布 | 第20-24页 |
4.1 陈述句中的“有vp”句式 | 第20-21页 |
4.2 疑问句中的“有vp”句式 | 第21-22页 |
4.3 作答句中的“有vp”句式 | 第22页 |
4.4 反问句中的“有vp”句式 | 第22页 |
4.5 感叹句中的“有vp”句式 | 第22-24页 |
第五章 “有vp”句式产生的原因 | 第24-27页 |
5.1 古汉语的传承 | 第24页 |
5.2 受“没有vp”的影响 | 第24-25页 |
5.3 媒体的传播 | 第25页 |
5.4 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 第25页 |
5.5 受南方方言的影响 | 第25-27页 |
第六章 “有vp”句式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及其走向探讨 | 第27-30页 |
6.1 “有vp”句式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探讨 | 第27-28页 |
6.1.1 实现语言的平衡 | 第27-28页 |
6.1.2 丰富语体形式 | 第28页 |
6.1.3 丰富现代汉语完句功能 | 第28页 |
6.2 “有vp”句式的走向探讨 | 第28-30页 |
6.2.1 “有vp”句式的使用范围 | 第28-29页 |
6.2.2 “有vp”句式的未来走向 | 第29-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