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制曲及螺旋藻酱油生产工艺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绪论 | 第13-31页 |
·酱油用原料 | 第13-15页 |
·蛋白质原料 | 第14页 |
·淀粉质原料 | 第14-15页 |
·食盐 | 第15页 |
·水 | 第15页 |
·酱油发酵工艺 | 第15-19页 |
·低盐固态发酵法 | 第15-16页 |
·高盐稀态发酵法 | 第16-17页 |
·先固后稀发酵法 | 第17页 |
·天然晒露法 | 第17-18页 |
·其他工艺 | 第18-19页 |
·酱油微生物 | 第19-22页 |
·曲霉 | 第19-21页 |
·酱油酵母 | 第21-22页 |
·酱油乳酸菌 | 第22页 |
·酱油酿造机理 | 第22-24页 |
·螺旋藻概述 | 第24-27页 |
·螺旋藻脱腥技术 | 第26页 |
·螺旋藻破壁处理技术 | 第26-27页 |
·酱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7-29页 |
·酱油用曲霉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酱油生产工艺研究 | 第28页 |
·海藻类保健酱油的开发现状 | 第28-29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9-31页 |
2 单菌种制曲产酶研究 | 第31-48页 |
·实验材料 | 第31-32页 |
·实验菌种及原料 | 第31页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31-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40页 |
·曲霉斜面活化培养方法 | 第32-33页 |
·三角瓶种曲的制备及检测 | 第33页 |
·成曲培养及粗酶液提取 | 第33页 |
·曲样含水量的测定 | 第33页 |
·蛋白酶的测定 | 第33-36页 |
·淀粉酶的测定 | 第36-37页 |
·亮氨酸氨肽酶的测定 | 第37-38页 |
·纤维素酶的测定 | 第38-39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9-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6页 |
·种曲质量 | 第40-41页 |
·制曲过程中感官变化 | 第41-42页 |
·制曲过程中蛋白酶活变化 | 第42-44页 |
·制曲过程中淀粉酶活变化 | 第44-45页 |
·制曲过程中亮氨酸氨肽酶活变化 | 第45页 |
·制曲过程中纤维素酶活变化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3 制曲工艺及条件的研究 | 第48-64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8页 |
·实验菌种及原料 | 第48页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48页 |
·实验分析方法 | 第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62页 |
·原料配比的影响 | 第48-51页 |
·加水量的影响 | 第51-54页 |
·蒸料时间的影响 | 第54-57页 |
·制曲温度的影响 | 第57-59页 |
·双菌株制曲的研究 | 第59-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4 螺旋藻破壁增溶研究 | 第64-74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64页 |
·实验方法 | 第64-65页 |
·螺旋藻藻胆蛋白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64页 |
·溶液中螺旋藻粉藻胆蛋白含量测定方法 | 第64-65页 |
·单因素实验考察因素 | 第6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5-72页 |
·超声波法 | 第65-69页 |
·均质法 | 第69-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5 螺旋藻酱油生产工艺的研究 | 第74-87页 |
·实验材料 | 第74-76页 |
·试验菌种及原料 | 第74页 |
·试验试剂及仪器 | 第74-75页 |
·培养基 | 第75-76页 |
·实验方法 | 第76-78页 |
·整体工艺流程 | 第76页 |
·制曲 | 第76-77页 |
·盐水配制 | 第77页 |
·盐水原料比 | 第77页 |
·发酵菌株耐盐驯化 | 第77页 |
·发酵 | 第77页 |
·成曲酶活检测 | 第77-78页 |
·发酵理化指标分析 | 第7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8-85页 |
·制曲过程感官变化 | 第78-79页 |
·成曲酶活 | 第79页 |
·发酵菌株耐盐性及驯化 | 第79-81页 |
·发酵过程理化变化 | 第81-84页 |
·成品检测 | 第84-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87-90页 |
·主要结论 | 第87-88页 |
·存在问题及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个人简历 | 第97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