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食品标准与检验论文--食品的微生物检验论文

几种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0 前言第12-28页
   ·本研究检测的七种食源性致病菌第12-18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第12-13页
     ·沙门氏菌第13-14页
     ·副溶血弧菌第14-15页
     ·志贺氏菌第15页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第15-16页
     ·溶藻弧菌第16-17页
     ·蜡样芽孢杆菌第17-18页
   ·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第18-23页
     ·传统分离法第18页
     ·免疫学方法第18-19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法第19-20页
     ·环介导恒温扩增法第20-21页
     ·基因芯片检测法第21-23页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3页
 参考文献第23-28页
1 副溶血弧菌 tdh 基因 LAMP 检测技术的建立第28-39页
   ·材料与方法第29-32页
     ·试验材料第29页
     ·主要仪器和化学试剂第29-30页
     ·细菌培养和 DNA 提取第30页
     ·引物设计与合成第30页
     ·LAMP 反应条件及体系的优化第30-31页
     ·LAMP 方法的特异性评价第31页
     ·LAMP 方法的灵敏度评价第31页
     ·扇贝中分离菌株的检测第31-32页
   ·结果与分析第32-35页
     ·LAMP 反应条件和体系的优化第32-33页
     ·LAMP 特异性验证第33-34页
     ·LAMP 灵敏度检测结果第34-35页
     ·对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第35页
   ·讨论第35-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2 五种食源性病原菌多重 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第39-50页
   ·材料与方法第39-43页
     ·实验菌株第39-40页
     ·主要仪器和化学试剂第40页
     ·细菌培养及模板制备第40页
     ·引物的设计第40-41页
     ·多重 PCR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41-42页
     ·多重 PCR 的特异性试验第42页
     ·多重 PCR 的灵敏度评价第42页
     ·实际样品检测第42-43页
   ·结果与分析第43-47页
     ·细菌基因组 DNA 的提取及浓度测定第43页
     ·多重 PCR 条件的优化第43-44页
     ·多重 PCR 的特异性测定第44-46页
     ·多重 PCR 的灵敏度测定第46-47页
     ·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第47页
   ·讨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3 七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多重 PCR-基因芯片的构建第50-64页
   ·材料与方法第50-55页
     ·实验菌株第50页
     ·主要仪器和化学试剂第50-51页
     ·细菌培养及模板制备第51页
     ·引物和探针的设计与合成第51-52页
     ·两种食源性病原菌多重 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第52页
     ·七种食源性病原菌多重 PCR-基因芯片的制备及应用第52-55页
   ·结果第55-60页
     ·细菌基因组 DNA 的提取及浓度测定第55页
     ·两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 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第55-57页
     ·基因芯片的特异性检验第57-59页
     ·基因芯片灵敏度试验第59-60页
     ·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第60页
   ·讨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总结第64-66页
致谢第66-67页
个人简历第67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酱油制曲及螺旋藻酱油生产工艺的研究
下一篇:噬菌体聚糖酶在细菌生物被膜降解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