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复合趋向补语“下来”“下去”的偏误分析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第11-12页 |
·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12页 |
·选题的理论基础 | 第12-15页 |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 第12页 |
·中介语理论 | 第12-13页 |
·偏误分析理论 | 第13-14页 |
·对比分析理论 | 第14-15页 |
2 对外汉语教学中复合趋向补语研究简述 | 第15-21页 |
·复合趋向补语的研究状况 | 第15-16页 |
·复合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 | 第16-21页 |
·复合趋向补语的趋向意义 | 第16-17页 |
·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意义 | 第17-21页 |
3 复合趋向补语“下来”“下去”的习得偏误分析 | 第21-33页 |
·关于“下来”的偏误类型及其分析 | 第21-28页 |
·“下来”的趋向义及引申义 | 第21-22页 |
·“下来”的偏误类型及其分析 | 第22-28页 |
·关于“下去”的偏误类型及其分析 | 第28-31页 |
·“下去”的趋向义及引申义 | 第28-29页 |
·“下去”的偏误类型及其分析 | 第29-31页 |
·“下来”与“下去”之比较 | 第31-33页 |
4 复合趋向补语“下来”“下去”的偏误原因分析 | 第33-38页 |
·母语知识负迁移的影响 | 第33-35页 |
·“动词+介词”类偏误 | 第34页 |
·“复合趋向补语+宾语”类偏误 | 第34-35页 |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的影响 | 第35页 |
·学习策略的影响 | 第35-36页 |
·教学方面的不足 | 第36-38页 |
5 对复合趋向补语教学方面的建议 | 第38-44页 |
·语境教学法 | 第38-40页 |
·意象图示教学法 | 第40-42页 |
·避免外国学生使用回避策略 | 第42页 |
·加强语感教学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附录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