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浙南闽语与词缀教学为例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第一章 绪言 | 第14-31页 |
| ·闽语及浙南闽语概况 | 第14-18页 |
| ·闽语概况 | 第14-16页 |
| ·浙南闽语概况 | 第16-18页 |
| ·本课题研究现状及意义 | 第18-28页 |
| ·现代汉语的词缀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 ·浙南闽语词缀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 ·闽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 第22-26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6-28页 |
| ·材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 ·材料来源 | 第28页 |
|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 ·小结 | 第29-31页 |
| 第二章 浙南闽语的基本特点 | 第31-44页 |
| ·词汇特点 | 第31-32页 |
| ·语法特点 | 第32-35页 |
| ·音韵系统 | 第35-40页 |
| ·声母 | 第35-36页 |
| ·韵母 | 第36-38页 |
| ·声调 | 第38-39页 |
| ·标音方法与用字说明 | 第39-40页 |
| ·浙南闽语的词缀分类 | 第40-42页 |
| ·词缀的定义 | 第40-41页 |
| ·浙南闽语词缀的分类 | 第41-42页 |
| ·小结 | 第42-44页 |
| 第三章 浙南闽语的词缀(一) | 第44-58页 |
| ·词缀“阿”、“老” | 第44-49页 |
| ·词缀“阿” | 第44-47页 |
| ·词缀“老” | 第47-49页 |
| ·词缀“头”、“骹” | 第49-57页 |
| ·词缀“头” | 第49-56页 |
| ·词缀“骹” | 第56-57页 |
| ·小结 | 第57-58页 |
| 第四章 浙南闽语的词缀(二) | 第58-82页 |
| ·词缀“囝”、“子”、“孧” | 第58-70页 |
| ·“子”类词缀的形成与发展 | 第58-60页 |
| ·词缀“囝” | 第60-67页 |
| ·词缀“子” | 第67-69页 |
| ·词缀“孧” | 第69-70页 |
| ·词缀“显” | 第70-76页 |
| ·形容词+“显” | 第70-75页 |
| ·动词+“显” | 第75-76页 |
| ·名词+“显” | 第76页 |
| ·其他词缀 | 第76-79页 |
| ·词缀“番”、“洋”、“胡” | 第77页 |
| ·词缀“人” | 第77-79页 |
| ·小结 | 第79-82页 |
| 第五章 闽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 第82-93页 |
| ·泰、日、马来语中的闽南语借词 | 第82-86页 |
| ·泰语中的闽南语借词 | 第83-84页 |
| ·日语中的闽南语借词 | 第84-85页 |
| ·马来语中的闽南语借词 | 第85-86页 |
| ·闽语华裔对外汉语词缀教学建议 | 第86-91页 |
| ·完全对应的词缀 | 第86-89页 |
| ·完全对应的词缀 | 第89-90页 |
| ·汉语教学的建议 | 第90-91页 |
| ·小结 | 第91-93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93-99页 |
|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总结 | 第93-95页 |
| ·本课题的创新和不足 | 第95-99页 |
| 参考文献 | 第99-105页 |
| 注释 | 第105-111页 |
| 附录 | 第111-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