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粉碎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作用的影响
符号和缩略词说明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27页 |
·大豆蛋白概述 | 第11-19页 |
·大豆蛋白成分 | 第11页 |
·大豆蛋白的组成 | 第11-12页 |
·大豆蛋白的分类 | 第12-15页 |
·大豆蛋白功能特性 | 第15-19页 |
·蛋白质改性研究 | 第19-21页 |
·物理改性 | 第20页 |
·化学改性 | 第20页 |
·酶法改性 | 第20页 |
·基因工程改性 | 第20-21页 |
·超微粉碎技术 | 第21-25页 |
·超微粉碎的分类 | 第22页 |
·超微粉碎技术的优点 | 第22-23页 |
·超微粉碎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 第23-25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25-27页 |
·研究目的 | 第25-26页 |
·研究内容 | 第26页 |
·本课题的意义 | 第26-2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7-33页 |
·试验原料 | 第27页 |
·主要试剂 | 第27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7-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3页 |
·大豆分离蛋白成分测定 | 第28页 |
·粉体的制备与粒度测定 | 第28页 |
·持水性的测定 | 第28-29页 |
·持油性的测定 | 第29页 |
·起泡性与泡沫稳定性的测定 | 第29页 |
·乳化性与乳化稳定性的测定 | 第29页 |
·凝胶性的测定 | 第29-30页 |
·粘度的测定 | 第30页 |
·溶解性测定 | 第30页 |
·分散性测定 | 第30-31页 |
·流动性的测定 | 第31页 |
·酶解最适温度的测定 | 第31页 |
·不同样品水解度的测定 | 第31页 |
·巯基含量的测定 | 第31-32页 |
·差热式扫描 | 第32页 |
·表观密度测定 | 第32页 |
·色度的测定 | 第32页 |
·显微结构 | 第32页 |
·数据处理 | 第32-3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3-56页 |
·大豆分离蛋白主要成分 | 第33页 |
·粉体颗粒大小 | 第33页 |
·超微粉碎对大豆分离蛋白持水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超微粉碎对大豆分离蛋白持油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超微粉碎对大豆分离蛋白起泡性与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 第35-37页 |
·超微粉碎对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与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 第37-39页 |
·超微粉碎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超微粉碎对大豆分离蛋白粘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超微粉碎对大豆分离蛋白溶解性的影响 | 第41-43页 |
·超微粉碎对大豆分离蛋白分散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超微粉碎对大豆分离蛋白流动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酶解最适温度 | 第45-46页 |
·不同样品水解度比较 | 第46页 |
·超微粉碎对大豆分离蛋白巯基含量的影响 | 第46-48页 |
·差热式扫描法分析 | 第48-49页 |
·超微粉碎对大豆分离蛋白表观密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超微粉碎对大豆分离蛋白色度的影响 | 第50-54页 |
·显微结构扫描电镜图 | 第54-56页 |
4 讨论 | 第56-60页 |
·超微粉碎对大豆分离蛋白理化、功能性质的影响 | 第56-57页 |
·超微粉碎对大豆分离蛋白酶解 | 第57页 |
·超微粉碎对大豆分离蛋白结构的影响 | 第57-58页 |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58-60页 |
·超微粉碎在蛋白制品中深入应用 | 第58-59页 |
·超微粉碎改善蛋白功能性质机理的进一步研究 | 第59页 |
·超微粉碎与其他改性方法的联合使用 | 第59-60页 |
5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