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食品微生物学论文

两株益生乳酸菌培养优化及其肠道功能评价

中文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1 前言第10-18页
    1.1 乳酸菌资源与应用第10-11页
        1.1.1 乳酸菌的定义第10页
        1.1.2 乳酸菌的分类第10页
        1.1.3 乳酸菌的应用第10-11页
    1.2 益生乳酸菌的生长、培养特性第11-14页
        1.2.1 益生菌种类第11-12页
        1.2.2 乳酸菌的益生特性第12-13页
        1.2.3 益生乳酸菌的培养特性第13-14页
    1.3 益生乳酸菌对肠道功能影响第14-16页
        1.3.1 乳酸菌的通便功能第14-15页
        1.3.2 乳酸菌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第15-16页
    1.4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第16-17页
        1.4.1 研究目的第16页
        1.4.2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5 技术路线第17-18页
2.材料与方法第18-26页
    2.1 材料第18-20页
        2.1.1 供试菌株第18页
        2.1.2 试验动物第18页
        2.1.3 培养基第18-19页
        2.1.4 主要试剂第19页
        2.1.5 主要仪器设备第19-20页
    2.2 方法第20-26页
        2.2.1 乳酸菌生长特性的研究第20-21页
        2.2.2 培养基优化第21-22页
        2.2.3 培养温度和pH值对RG1和RG2的影响第22页
        2.2.4 RG1和RG2通便功能实验第22-23页
        2.2.5 RG1和RG2调节肠道菌群功能检验第23-24页
        2.2.6 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第24页
        2.2.7 数据处理第24-2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6-37页
    3.1 RG1和RG2生长及耐受特性第26-29页
        3.1.1 RG1和RG2生长特性第26-27页
        3.1.2 菌株耐受性体外实验第27-29页
    3.2 培养基优化和培养条件筛选第29-33页
        3.2.1 碳源、氮源和增菌物质对RG1和RG2生长的影响第29-32页
        3.2.2 培养条件筛选第32-33页
    3.3 RG1和RG2肠道功能实验第33-37页
        3.3.1 通便功能实验第33-34页
        3.3.2 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测定第34-35页
        3.3.3 小鼠肠道菌群变化第35-36页
        3.3.4 样品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第36-37页
4 讨论第37-40页
    4.1 乳酸菌培养基的优化第37-38页
    4.2 乳酸菌对小鼠肠道菌群平衡的影响及通便功能第38页
    4.3 乳酸菌定植特性第38-40页
5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猪伪狂犬病毒TA-2017的分离鉴定及其主要囊膜糖蛋白遗传变异分析
下一篇:玉米ZmGLYⅡ-2基因的分离与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