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9页 |
| ·课题来源 | 第8页 |
| ·大豆概述 | 第8-10页 |
| ·大豆的营养价值 | 第8-9页 |
| ·大豆的保健与营养价值 | 第9页 |
| ·大豆中存在抗营养因子 | 第9-10页 |
| ·豆浆生产工艺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浆渣共熟化技术的优点 | 第10-11页 |
| ·浆渣共熟化技术的应用 | 第11页 |
| ·发酵酸豆乳研究开发现状 | 第11-14页 |
| ·发酵豆乳的优点及营养保健功能 | 第12-14页 |
| ·发酵酸豆乳的应用 | 第14页 |
| ·关于发酵豆乳中营养成分分析的研究进展 | 第14页 |
| ·大豆异黄酮的研究进展 | 第14页 |
| ·菌种的选择 | 第14-17页 |
| ·植物乳杆菌 | 第14-15页 |
| ·双歧杆菌 | 第15-16页 |
| ·植物乳杆菌及双歧杆菌的主要应用 | 第16-17页 |
| ·酸豆乳的发展前景 | 第17-18页 |
| ·本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浆渣共熟化技术生产豆浆中营养成分的分析 | 第19-2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19页 |
| ·方法 | 第19-2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1-23页 |
| ·浆渣共熟化工艺对豆浆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第21-22页 |
| ·浆渣共熟化工艺对豆浆中纤维素的影响 | 第22页 |
| ·浆渣共熟化工艺对豆浆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影响 | 第22-23页 |
| ·本章结论与讨论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乳酸菌发酵生产酸豆乳最佳工艺的研究及发酵前后蛋白质和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变化分析 | 第24-4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 ·试验材料 | 第24页 |
| ·菌种 | 第24页 |
| ·主要试剂 | 第24-25页 |
| ·试验仪器和设备 | 第25页 |
| ·酸豆乳的制备 | 第25-26页 |
| ·方法 | 第2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6-41页 |
| ·酸豆乳中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生长曲线及pH值变化 | 第26-28页 |
| ·双歧杆菌及植物乳杆菌单菌种发酵提高总蛋白质含量的研究 | 第28-36页 |
| ·混合菌种发酵提高总蛋白质含量的研究 | 第36-37页 |
| ·响应面试验法优化酸豆乳发酵工艺结果 | 第37-41页 |
| ·本章讨论 | 第41-43页 |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个人简介 | 第49-50页 |
| 附录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