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3-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1.1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 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汉语能愿动词“要”的研究综述 | 第16-25页 |
2.1 能愿动词“要”的本体研究 | 第16-22页 |
2.1.1 能愿动词“要”的义项 | 第16-17页 |
2.1.2 能愿动词“要”内部的模态多义性及其制约因素 | 第17-18页 |
2.1.3 与近似能愿动词的横向对比分析 | 第18-21页 |
2.1.4 肯否不对称问题 | 第21-22页 |
2.2 汉语能愿动词及“要”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 第22-24页 |
2.2.1 教材编写方面 | 第22-23页 |
2.2.2 课堂教学方面 | 第23页 |
2.2.3 “要”及其它能愿动词的偏误研究 | 第23-24页 |
2.3 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汉语能愿动词和马来西亚语助动词的对比 | 第25-28页 |
3.1 汉语能愿动词概况 | 第25-26页 |
3.1.1 汉语能愿动词及其语法特征 | 第25页 |
3.1.2 汉语能愿动词的否定式 | 第25-26页 |
3.2 马来西亚语助动词和部分介词、否定副词概况 | 第26-28页 |
3.2.1 汉语能愿动词和马来西亚语助动词对应情况 | 第26页 |
3.2.2 马来西亚语助动词的否定式 | 第26-27页 |
3.2.3 介词“untuk” | 第27-28页 |
第四章 马来西亚留学生作文中“要”的偏误研究 | 第28-52页 |
4.1 马来西亚留学生使用能愿动词“要”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28-29页 |
4.2 马来西亚留学生能愿动词“要”的偏误类型 | 第29-47页 |
4.2.1 马来西亚留学生能愿动词“要”的误加偏误 | 第29-37页 |
4.2.2 马来西亚留学生能愿动词“要”的误代偏误 | 第37-43页 |
4.2.3 马来西亚留学生能愿动词“要”的遗漏偏误 | 第43-45页 |
4.2.4 马来西亚留学生能愿动词“要”的否定式偏误 | 第45-47页 |
4.3 能愿动词“要”的偏误情况及马外对比 | 第47-52页 |
第五章 能愿动词“要”的偏误成因及教学对策 | 第52-59页 |
5.1 偏误成因 | 第52-55页 |
5.1.1 受母语负迁移影响 | 第52-53页 |
5.1.2 受标记性和难度等级影响 | 第53-54页 |
5.1.3 受学情影响 | 第54-55页 |
5.2 “要”的教学对策 | 第55-59页 |
5.2.1 教师层面 | 第55-57页 |
5.2.2 教材层面 | 第57-58页 |
5.2.3 学生层面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9-62页 |
6.1 研究结果和建议 | 第59-60页 |
6.2 创新之处 | 第60-61页 |
6.3 研究的不足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