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1.1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简介 | 第9-11页 |
1.1.1 苯丙素类物质简介 | 第9-10页 |
1.1.2 黄酮类化合物简介 | 第10页 |
1.1.3 苯丙素类及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路径 | 第10-11页 |
1.2 对香豆酸及其衍生物简介 | 第11-15页 |
1.2.1 对香豆酸的价值、来源及合成途径 | 第12-13页 |
1.2.2 咖啡酸的价值、来源及合成途径 | 第13-15页 |
1.2.3 柚皮素的价值、来源及合成途径 | 第15页 |
1.3 合成生物学在对香豆酸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合成中的应用 | 第15-19页 |
1.3.1 合成生物学发展及现状 | 第15-16页 |
1.3.2 合成生物学在微生物改造中常用的优化策略 | 第16-18页 |
1.3.2.1 delta 位点整合型表达 | 第16-17页 |
1.3.2.2 基因来源的筛选 | 第17-18页 |
1.3.2.3 代谢途径的优化 | 第18页 |
1.3.3 混菌发酵策略 | 第18-19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9-21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4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29页 |
2.1.1 质粒与菌株 | 第21-23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3-25页 |
2.1.3 实验器材 | 第25-26页 |
2.1.4 培养基 | 第26-28页 |
2.1.5 溶液配制 | 第28-29页 |
2.2 基因元件的获得 | 第29-32页 |
2.2.1 内源基因元件的获得 | 第29-32页 |
2.2.2 异源基因的获得 | 第32页 |
2.3 分子实验操作 | 第32-36页 |
2.3.1 大肠杆菌质粒提取 | 第32-33页 |
2.3.2 目的片段扩增PCR | 第33-34页 |
2.3.3 酶切反应 | 第34页 |
2.3.4 普通DNA产物回收 | 第34页 |
2.3.5 大肠杆菌连接转化 | 第34-35页 |
2.3.6 大肠杆菌转化验证 | 第35页 |
2.3.7 酵母转化 | 第35-36页 |
2.3.8 酵母质粒提取 | 第36页 |
2.3.9 酵母基因组提取 | 第36页 |
2.4 发酵培养方法 | 第36-37页 |
2.4.1 单菌摇瓶发酵 | 第36-37页 |
2.4.2 混菌摇瓶发酵 | 第37页 |
2.5 混菌培养细胞个数的测定 | 第37页 |
2.6 产物的提取及检测方法 | 第37-41页 |
2.6.1 产物的提取 | 第37-38页 |
2.6.2 紫外液相色谱条件 | 第38页 |
2.6.3 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38-39页 |
2.6.4 胞外代谢物的测定 | 第39-41页 |
第3章 前体物质对香豆酸菌株的构建与优化 | 第41-51页 |
3.1 引言 | 第41-42页 |
3.2 酿酒酵母功能模块的构建 | 第42-45页 |
3.3 产对香豆酸酿酒酵母菌株的构建及表达水平的调节 | 第45-46页 |
3.4 负反馈抑制相关基因的过表达 | 第46-47页 |
3.5 竞争路径基因的敲除 | 第47-48页 |
3.6 外源添加L-酪氨酸对对香豆酸产量的影响 | 第48-51页 |
第4章 合成咖啡酸酿酒酵母菌株的构建与优化 | 第51-57页 |
4.1 引言 | 第51-52页 |
4.2 功能模块的构建以及不同表达水平的调节 | 第52-53页 |
4.3 基因hpaB和hpaC的适配性对咖啡酸产量的影响 | 第53-57页 |
4.3.1 外源基因hpaB及hpaC表达盒的构建 | 第53-54页 |
4.3.2 外源基因hpaB和hpaC的组合设计 | 第54-55页 |
4.3.3 发酵验证不同来源的hpaB与hpaC组合设计对咖啡酸产量的影响 | 第55-57页 |
第5章 利用混菌平台发酵生产柚皮素 | 第57-67页 |
5.1 引言 | 第57-58页 |
5.2 合成柚皮素的酿酒酵母菌株的构建 | 第58-60页 |
5.3 混菌系统的建立及优化 | 第60-62页 |
5.3.1 混菌系统的初步建立 | 第60-61页 |
5.3.2 菌株各自的优化对混菌系统的影响 | 第61-62页 |
5.4 发酵条件的优化对混菌系统的影响 | 第62-67页 |
5.4.1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第62-63页 |
5.4.2 两菌接种量和接种比例的优化 | 第63-6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结论 | 第67页 |
6.2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7页 |
附录 | 第77-8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