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价值 | 第9-12页 |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二、研究价值 | 第10-12页 |
|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一、研究范围 | 第12-13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第三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关研究概述 | 第14-23页 |
| 一、国外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二、国内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 第二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准中级对外汉语综合课中运用的可行性 | 第23-37页 |
| 第一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 第23-25页 |
|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 第23-24页 |
|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 | 第24-25页 |
| 第二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6页 |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26-27页 |
| 三、掌握学习理论 | 第27页 |
| 第三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 | 第27-30页 |
| 一、传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 | 第28页 |
|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比较 | 第28-30页 |
| 第四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准中级对外汉语综合课中运用的条件 | 第30-37页 |
| 一、学习者基本情况分析 | 第30-35页 |
|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适用于准中级对外汉语综合课的因素分析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准中级对外汉语综合课中运用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第37-66页 |
| 第一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准中级对外汉语综合课中运用的教学因素分析 | 第37-46页 |
| 一、学习需求分析 | 第37-45页 |
| 二、教学内容分析 | 第45-46页 |
| 第二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实施环节 | 第46-49页 |
| 一、设定教学目标 | 第46-47页 |
| 二、确定教学内容 | 第47-48页 |
| 三、制作教学视频 | 第48页 |
| 四、学生自主学习和测试 | 第48页 |
| 五、课堂互动学习 | 第48-49页 |
| 六、课后总结反思 | 第49页 |
| 第三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案设计与实施案例 | 第49-66页 |
| 案例一:《不当差的天使走了》 | 第49-55页 |
| 案例二:《陪聊》——语法部分的翻转 | 第55-58页 |
| 案例三:《的哥给我上的“MBA课”》——生词部分的翻转 | 第58-60页 |
| 案例四:《老人养老去哪里》——课文部分的翻转 | 第60-63页 |
| 案例五:《个人简历》——专题的翻转 | 第63-66页 |
| 第四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综合课中运用的教学评价 | 第66-81页 |
| 第一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综合课中运用的学生评价 | 第66-71页 |
| 第二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综合课中运用的观察与访谈 | 第71-77页 |
| 第三节 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实施策略的思考 | 第77-81页 |
| 一、慎重选择实验对象 | 第77页 |
| 二、重视教学内容的选取 | 第77-78页 |
| 三、注重提高教师的能力 | 第78-79页 |
| 四、关注硬件设施的配置 | 第79页 |
| 五、注意教学方法的配合 | 第79页 |
| 六、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第79-80页 |
| 七、进行实时监控、检测和评价 | 第80-81页 |
| 第五章 结语 | 第81-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 附录 | 第86-93页 |
| 附录A:准中级学生汉语综合课学习需要情况调查 | 第86-90页 |
| 附录B: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效果问卷调查 | 第90-91页 |
| 附录C:翻转课堂整体教学效果个案访谈提纲 | 第91-9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93-94页 |
| 致谢 | 第94页 |